小小鱼苗游向省内外养殖场
海水种业是海洋养殖的“芯片”,是发展海洋牧场的战略性、基础性的核心产业。
当前,阳江正抢抓机遇,加快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充分发挥海洋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优势,全力推进现代海洋牧场全产业链建设。
阳西海水鱼苗产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提高鱼苗质量和产量,形成了“亲鱼—鱼卵—鱼苗”完整的产业链。当下,又以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为契机,朝着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方向加速迈进。
产业连片发展
阳西海水鱼苗产量占全省的70%
小鱼苗蕴含着大价值。
在阳西的儒洞、沙扒、上洋、溪头等沿海一带,由当地的产业带头人以农业合作社的形式,依托当地海水条件进行鱼苗规模化繁育。由于鱼苗生产效益较好,吸引带动不少农户参与进来,成为带动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
儒洞镇新村是海水鱼苗生产的特色村,全村鱼苗繁育面积超过7000亩,种类包含平头鲷、金鲳鱼等,年产值超过1亿元,辐射带动当地约1000人就业,当地从事鱼苗孵化和养殖的农户就有300多人。而在儒洞镇石楼村,养殖户现在正忙着销售鱼苗,全村金鲳鱼苗订单量已达1500万尾,4月初至今已卖出约700万尾。
通过“合作社 农户”的模式,合作社提供孵化鱼卵和技术指导,养殖户提供鱼塘,将鱼卵养成鱼苗,当地养殖户练就了养鱼苗的好本领。每到鱼苗采购季节,阳西县沿海各镇鱼苗场总是客商云集,装载鱼苗的车辆也是络绎不绝,销往广东沿海及广西、海南、福建等地。
近年来,阳西县依托滨海资源优势,全力扶持发展海水种苗产业,共有水产苗种生产场(点)186个,面积1.3万亩,池塘1.27万亩、车间15万平方米。据市农业农村局的统计和阳江市海水种业创新发展协会提供的数据,阳西海水鱼苗产量占全省的70%左右。
掌握核心技术
形成“亲鱼—鱼卵—鱼苗”完整产业链
“技术是最关键的。”阳西县恒生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林李泉表示,只有掌握了海水鱼苗产业的核心技术之后,才能在这个行业站稳脚跟,实现长足发展。
从事海水鱼苗产业30多年来,林李泉不断攻坚技术难关,掌握了金鲳鱼、鲷科类鱼、白花鱼等10多种海水鱼类的人工繁育技术,培育了十多个品种,主要包括平头鲷、黑鲷、黄鲷等。合作社孵化的鱼苗除了供应给当地养殖户,还远销广西、海南等地,年销售种苗1.8亿多尾。
阳西海水鱼苗产业30多年的发展,经历了购买小苗、买卵孵化、培养亲鱼三个重要的阶段,掌握了亲鱼培育、孵化鱼苗两个鱼苗产业核心技术,形成了“亲鱼—鱼卵—鱼苗”完整的产业链,摆脱了“受制于人”的局面。
“有了亲鱼技术之后,阳西鱼苗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阳西县梁氏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梁志发深有感触,这几年前来购买鱼苗的客商明显多了许多,业务涉及广东、广西、福建、浙江甚至东南亚等地,这得益于技术提升后,产量和质量的大幅提高。
作为当地海水鱼苗生产的龙头,阳西县恒生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还加强与广东海洋大学、南海水产研究所等机构合作,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道路,研发了专门适合鱼苗食用的生物饵料,代替以前传统的粉状饲料,让鱼苗长得又快又好;并不断提升海水鱼苗繁育技术水平,力争繁育出经济效益更好的珍稀海水鱼苗。
与此同时,阳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海洋鱼苗产业的发展,重点打造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企业,开展科技研发、优良品种推广、健康养殖模式示范、水产技术人才培养等工作,支持企业加大特色水产繁育设施建设;大力建设现代化、规范化、高标准的良种场,提升苗种企业的保种育种供种和生产供应能力。
形成产业集聚
适应海洋牧场建设种苗需求
育苗先育水。沙扒镇沿海一带海水水质好、咸度在18度左右,非常适合繁育鱼苗。所以,海水鱼苗产业最集中的为沙扒镇,总面积超3万亩,年生产量超20亿尾,产值超5亿元,从业人员近6000人,是全省最大的海水鱼苗生产基地。
2019年12月,农业农村部公布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名单(第五批),阳西县获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海域面积497平方公里,为全国最大。更广袤的海洋牧场将会为水产育种提供更大的空间和平台,助力海洋种业向更高水平迈进。
作为全省7个现代化海洋牧场先行示范区之一,阳江正全力打造现代化海洋牧场全产业链,形成种业为特色、养殖业为主导、配套产业为基础的产业格局,规划五年建设面积155平方公里,养殖规模达到55.8万吨。
要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海水种业是其中关键的一环。阳江海纳水产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华健介绍,现在公司深海网箱养殖的鱼类年产量大概在2000-3000吨,本地鱼苗占总鱼苗需求的40%-50%,随着海洋牧场的建设,养殖规模将不断攀升,对鱼苗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
如何实现阳江海水鱼苗提质增产?这就需要海水鱼苗产业向着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工厂化生产可以控温控光,实现鱼苗产业向着专业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林李泉介绍,工厂化生产之后,合作社鱼苗产量比过去提高了一倍。阳西有1000多户从事海水鱼苗产业的养殖户,而实现工厂化生产的养殖户只有10多家。因此,阳西的发展空间还很大,通过推广工厂化生产,摆脱“靠天吃饭”的限制,能够快速实现鱼苗产量的提升。
据了解,面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养殖户对建立海水鱼苗产业园的呼声比较大。通过产业园建设,合理统筹海水鱼苗发展,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提高技术水平,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改变“小而散”的现状。
梁志发表示,产业园建设既可以解决海水鱼苗产业用地不足的问题,又可以“抱团取暖”,加强经验交流,形成行业规范,改变过去单打独斗的状况,从而实现海水鱼苗产业质量和产量的跃升,进一步打响阳西海水鱼苗品牌。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