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节对虾混养模式初探
斑节对虾混养模式初探
姜志勇等
斑节对虾俗称草虾 、 九节虾 ,我国固有种 , 是我国南方重要养殖品种 。 斑节对虾自然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区域 , 从非洲东海岸 、 阿拉伯半岛至东南亚 、 太平洋和澳大利亚均有分布 , 近年来墨西哥湾北部 、 美国南部的大西洋也有发现 。 从 20 世纪 80年代 , 人工养殖产量逐年增加 , 目前是继凡纳滨对虾之后的世界第二大对虾养殖品种 , 据 《 中国渔业统计年鉴( 2020 年 ) 》 , 2019 年我国斑节对虾年产量为 84066 吨 , 其中广东省产量为 62515 吨 , 占比 70% 以上 , 稳居全国第一 。 斑节对虾相对于其它对虾来讲 , 具有肉质优良 、 价格高 、生长快等优点 , 但是鉴于其养殖密度 、 养殖模式 、 养殖地理环境等因素的限制 , 其规模产量一直不大 ,养殖的经济效益不能最大化 。 在这种背景下 , 探索新的对虾混养模式 ,对于扩大斑节对虾养殖产量 , 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 基于此 ,笔者在海南省三亚林旺镇和莺歌海开展了斑节对虾-青蟹-珍珠石斑的混养试验 , 相关结果对于丰富现有的斑节对虾养殖模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该试验在三亚林旺镇 ( 铁炉养殖场 ) 和莺歌海 ( 金大角养殖场 ) 分别安排养殖池塘 6 口 ( 均为高位池 ,平均一口 4 亩左右 ) , 共计 12 口池塘用于鱼 、 虾 、 蟹混养模式示范 :每个养殖场各任选 4 口为作为斑节对虾-青蟹-珍珠石斑混养池塘 ( 试验组 ), 2 口为斑节对虾单一品种养殖池塘 ( 对照组 ) 。 2021 年 3 月 10 日投放规格为 1.2cm 的 “ 非洲品系 ” 斑节对虾虾苗 , 放养密度为 3 万尾 / 亩 ,中期不分塘 , 连续养殖周期 M 150 天 ,最终出虾时间为 8 月 15 日。 在虾苗投放 30 天后 , 试验组池塘按照 120 尾/亩的密度投放规格为 M 10cm 的珍珠石斑幼苗 ; 按照 300 只 / 亩投放规格为 M 2cm 的拟穴青蟹大苗 , 进行鱼 、虾 、 蟹混养模式研究 。 养殖管理参考对虾白斑综合症和肝胰腺坏死症生态防控技术手册 ( 第四版 ) -对虾白斑综合征生物防控技术 。 具体情况如表1。
经统计 , 截止 2021 年 8 月 150,试验组斑节对虾 ( 50 尾 /kg ) 产量为486.6 lkg/ 亩 , 相较对照组 388.13kg/亩 , 产量提高约 25.37% ; 石斑鱼成活率 65% 以上 , 养殖周期 4 个月 ,亩产 7.13kg; 青蟹成活率 76%, 养殖周期 4 个月 , 亩产 44.19kg 。 具体情况如表 2。
图 1 鱼 、 虾 、 蟹混养模式下养殖水体各项理化性质变化情况
A :酸碱度 ( pH ) 、 溶解液 ( DO ) 的变化情况 ; B : 氨氮 、 硝酸盐 、 亚硝酸盐的变化情况
图 2 鱼 、 虾 、 蟹混养模式下养殖排放水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
为更好比较不同养殖模式及同一模式不同时期的养殖水体水质变化情况 , 笔者长期对各养殖水体进行水质监测 ,并对水质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 图 1 ) 。 根据养殖期间所记录各池塘的酸碱度 ( pH ) 、 溶解液 ( DO ) ( 图 1A ) 以及氨氮 、硝酸盐 、 亚硝酸盐 ( 图 1B )等理化指标进行对比发现 , 混养模式下 , 实验组养殖水体各项理化指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 各试验组养殖水体的酸碱度 ( pH ) 和溶解液 ( DO ) 在试验期间无明显变化 , 而氨氮 、硝酸盐 、 亚硝酸盐等指标在试验期间呈上升态势 。
为进一步明确鱼 、 虾 、 蟹混养模式下养殖排放水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 , 养殖用水经沉淀池沉淀后 , 对混养试验组和单一养殖对照组的排放水体中的悬浮物 、 pH 、 无机氮 ( 硝酸盐 、 亚硝酸盐和氨氮 )、 活性磷酸盐和硫化物等理化因子的含量进行了测定 ( 图 2 ) 。 试验结果表明 ,不同养殖模式池塘尾水各项指标变化不大 , 且均符合海水养殖尾水排放要求 《 海水养殖水排放要求 》 ( SC/T9 103- 2007 ) 。
本次混养试验比较了斑节对虾-青蟹-珍珠石斑混养及单一品种养殖产量差别 ,试验结果初步表明混养模式下斑节对虾产量显著提高( 25.37% ) , 加上青蟹和石斑鱼的收入 , 大大提高了斑节对虾养殖的经济效益 。 通过对比混养模式和单一品种养殖模式养殖过程中的养殖水体以及养殖尾水各项理化指标的变化情况 , 在试验期间暂未发现显著变化 , 表明本试验采用的混养模式对于生态效益的提升效果并不显著 。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