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口疮病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羊口疮又叫“羊传染性脓疱”, 是绵羊和山羊的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羊口疮多于春秋两季群发于3~6月龄羊, 成年羊也可感染, 但发病较少, 呈散发性流行。病羊和带毒羊是主要传染源。自然感染主要是因购入病羊的带毒羊传入, 或是利用受污染的畜舍及草地而感染。 病羊以口唇部感染为主要症状。首先在口角、上唇或鼻镜上发生散在的小红斑点, 以后逐渐变为丘疹、结节, 继而形成小疱或脓疱, 蔓延至整个口唇周围及颜面、眼睑和耳廓等部, 形成大面积具有龟裂、易出血的污秽痂垢, 痂垢下肉芽组织增生, 嘴唇肿大外翻呈桑葚状突起。口腔粘膜也常受损害, 粘膜潮红, 在口唇内面、齿龈、颊部、舌及软腭粘膜上发生水疱, 继而发生脓疱和烂斑。若伴有坏死杆菌等继发污染, 则恶化成大面积的溃疡, 深部组织坏死, 口腔恶臭。病羊由于疼痛而不愿采食, 表现流涎、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废绝、反刍减少、被毛粗乱无光、日渐消瘦。哺乳母羊的乳房也可能同样患病, 主要是由于被小羊咬伤而感染。实际生产中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综合防治。 1、加强饲养管理,春秋季节尽量不喂干硬的饲草, 挑出其中的芒刺。给羊加喂适量食盐, 以减少羊啃土啃墙, 保护皮肤、粘膜。2、严格引种制度,不要从疫区引进羊及其产品, 对引进的羊只隔离观察半月以上, 确认无病后再混群饲养。3、在本病流行地区, 用羊口疮弱毒疫苗进行免疫接种。接种时按每头份疫苗加生理盐水在阴暗处充分摇匀, 每只羊在口腔粘膜内注射0.2毫升, 以注射处出现一个透明发亮的小水泡为准。也可把病羊口唇部的痂皮取下, 研成粉末, 用5%的甘油生理盐水稀释成1%的溶液, 对未发病羊做皮肤划痕接种, 经过10天左右即可以产生免疫力, 对预防本病效果好。4、病羊的治疗: ( 1) 首先隔离病羊, 对圈舍、运动场进行彻底消毒。( 2) 给病羊柔软、易消化、适口性好的饲料, 保证充足的清洁饮水。( 3) 先将病羊口唇部的痂垢剥除干净,用淡盐水或0.1%高锰酸钾水充分清洗创面, 然后用紫药水或碘甘油( 将碘酊和甘油按1∶1的比例充分混合即成) 涂抹创面, 每天1~2次, 直至痊愈。( 4) 药物治疗: ①用病毒灵0.1克/公斤、青霉素钾或钠盐4~5毫克/公斤,每日1次, 连用3日为1个疗程, 间隔2~3日进行第2个疗程, 一般2~3个疗程即可。

|声明: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或农兜会员发布,农兜只作为信息发布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任何图片、内容、观点等内容版权问题,如对内容有歧义,可第一时间联系本站管理员发送邮件service@ainongdou.com,经核实后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