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点儿?猪价“涨”声渐起,机构:早着呢,明年3月才猛涨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余思毅

新的猪周期要启动了吗?

5月6日,国家统计局官网发布2022年4月下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变动情况,其中生猪(外三元)本期价格14.6元/千克,环比上涨12.3%。

今年以来,猪肉价格屡创新低。据中国养猪网养猪数据中心,今年3月下旬,猪价触及近半年内生猪价格最低点,生猪(外三元)报11.78元/公斤。

4月猪肉价格回升,5月6日,牧原股份、温氏股份等多家上市猪企发布4月主要产品销售情况,猪价环比有所上涨,分别环比上升7.63%、9.53%。

“主要是上游带动的价格上涨,饲料库存走低导致饲料价格上升,抬升猪价。”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刚毅5月6日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猪价回升是饲料的季节性波动带来的,此外,也跟下游部分城市储备必需品,引起猪肉需求增大有关。

虽然猪肉价格环比普遍有所上涨,但同比仍处于低位。投资者等待释放开启新一轮猪周期的信号。

东吴证券固定收益团队5月6日发布研报预测,本轮“猪周期”于2022年4月开启,此后会出现“二次探底”,价格迅猛上涨始于2023年3月左右。

东吴证券团队作出这一判断主要是根据过去猪周期的持续时长以及能繁母猪的数量,“能繁母猪的存栏量的向下拐点出现在2021年7月,向后推10个月则是2022年4月,该时间点也符合4年一轮‘猪周期’的规律。”

对于一轮猪周期何时开启,王刚毅则与上述券商分析持不同意见,认为猪周期的起点应该会再晚一些。

在王刚毅看来,近年来,生猪养殖出现更多新情况,如“后备母猪”的储备以及三元母猪对二元母猪的淘汰,因此不能仅仅依据能繁母猪的存栏量对“猪周期”进行预估,再加上国内饲料的供给以及国际贸易饲料进口情况尚未明朗,因此,新猪周期的起点尚需观察。 图片来源:pixabay.com 图片来源:pixabay.com

4月份猪肉价格涨超10%

销量方面,4月份,牧原股份销售生猪632.1万头,销售收入79.42亿元,同比变动分别为101%、0.23%;温氏股份销售肉猪142.7万头,销售收入22.63亿元,同比变动分别为129.27%、40.04%。

对于销售收入的变化,温氏股份表示,4月公司肉猪销量和收入同比上升,主要原因是公司投苗增加和生产成绩提高;4月公司肉猪销售均价同比下降,主要是受国内生猪市场行情变化的影响。

至于猪肉价格,据这两家上市公司简报,4月份,牧原股份商品猪销售均价12.56元/公斤,环比上升7.63%,但同比下降40.5%;温氏股份毛猪销售均价13.33元/公斤,环比上升9.53%,但同比下降39.27%。

两家企业的猪肉售价变化与国家发改委监测的数据趋势相符。

5月5日发改委表示,截至4月27日,全国生猪出场价格为15.22元/公斤,比4月20日上涨7.33%;主要批发市场玉米价格为2.90元/公斤,较4月20日持平;猪粮比价为5.25,较4月20日上涨7.36%,此前为连续九周进入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

据五矿期货研报,整个四月份生猪现货呈触底后反弹,中下旬加速上涨的走势,河南均价月涨2.6元至15.15元/公斤,月内最高为月底的15.15元/公斤,月底四川均价14.4元/公斤,湖南15.25元/公斤,江苏15.35元/公斤。

猪肉价格走势对于生猪企业经营至关重要。牧原股份在简报指出指出,生猪市场价格的大幅波动(下降或上升),都可能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就近期的价格上涨,多年来专注畜牧产业经济、重点研究生猪产业链的王刚毅分析,主要是上游饲料价格上涨的缘故。

王刚毅认为,4月猪价上涨首先与饲料的库存有关。俄乌冲突对国内的饲料市场冲击很大,包括玉米价格一直在涨。

据悉,2022年以来玉米价格涨势不断,现货价和期货价均创出历史新高。据中新社,玉米价格波动主要是因为乌克兰是全球主要玉米生产国和出口国,俄乌冲突对乌克兰玉米生产和出口影响极大,表现为春播面积可能减少30%以上等。中国玉米自给率相对较高,但乌克兰是中国玉米进口的主要来源国之一。

王刚毅进一步指出,玉米价格走高有一定的季节性波动,“一般来讲,春节之后到下一季的玉米收获之前,这段时间猪肉价格就会涨。”但王刚毅认为,正常的价格涨幅应该没有这么高,但因为饲料短缺,储备需求增多,导致供不应求。

此番涨价,下游也有一定的原因。“部分城市为防控疫情,对一些生活必需品做一定的储备,猪肉在生活必需品储备的清单当中是很重要的构成。因此猪肉需求增加。”不过王刚毅认为,这部分储备的影响有可能在5月中旬才明确看得出来,具有较长的滞后期,因此主要是上游带动的价格上涨。

展望5月,五矿期货预测,供需博弈下,5月生猪价格或先小降后上涨,均价或高于4月。

业内纷起新的猪周期大猜想

众所周知,生猪养殖业是典型的周期性行业,业界把生猪利润的波动周期规律叫“猪周期”。

“猪周期”的循环轨迹一般是:肉价高——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增加——肉价下跌——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减少——肉价上涨。因此,投资者十分关心这一轮“猪周期”什么时候结束?价格是否已经到了谷底?新一轮猪周期什么时候到来?

5月6日,东吴证券分析团队发布研报称,从周期长度来看,由于生猪具有其自身的生长周期,因此每轮“猪周期”的持续时长均为4年左右,其中价格上涨平均时长为20个月,下跌平均时长为27个月。从每轮“猪周期”开启前的价格来看,生猪价格均会出现“二次探底”的现象。

东吴证券分析,由于“猪周期”的持续时长在4年左右,因此每一轮周期出现结束迹象时,第一次价格底部均落在4-5月,夏季往往是猪肉消费的淡季,因此真正的去栏要等到冬天的腌腊季,此后能繁母猪的存栏量会出现显著的下行,新一轮“猪周期”的价格上行阶段开启。

根据这一逻辑,东吴证券预测,本轮“猪周期”于2022年4月开启,此后会出现“二次探底”,价格迅猛上涨始于2023年3月左右。能繁母猪的存栏量的向下拐点出现在2021年7月,向后推10个月则是2022年4月,该时间点也符合4年一轮“猪周期”的规律。

对于东吴证券的预测,王刚毅对时代财经表示,不认同新猪周期要启动的看法。

王刚毅称,这个分析团队的推导逻辑主要是根据能繁母猪的量。在上一轮超长的猪周期,大量的散户已经从市场出清,行业的及集中度提高。在这个过程里,国家一直在维护核心产能,也就是维护能繁母猪的产能。

王刚毅进一步指出,能繁母猪背后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是分析团队很难去获取的,那就是“后备母猪”。现在各个地方在做“后备母猪”的储备,尤其像温氏等头部企业。

此外,王刚毅还称,分析团队还可能忽略了在能繁母猪方面,三元母猪对二元母猪的淘汰。王刚毅分析,三元母猪与二元母猪的生产力是不一样的,类似一个企业一共是10个工人,现在下降到了8个,但这8个是熟练的工人,而过去的10个是初级工,因此即便数量减少了,但生产力不一样。

“我看到过东吴分析团队的预测,只是拿到按照历史的这种这种周期去衡量的,但是此母猪已非彼母猪,已经做了很大的程度上的替代了。”王刚毅补充道,2021年10月,在重庆荣昌中国生猪大会上,业内不仅仅是讨论如何恢复产能,而且更关注如何用更优质的能繁母猪来代替过去的二元母猪。

王刚毅提醒道,所以仅仅从数量上来与过去的猪周期做比较的话,有一定的参考性,但误差会很大。

事实上,东吴证券也在预测中也有考虑到三元猪与二元猪的区别,“由于三元猪在生产性能方面存在劣势,因此正常情况下,二元猪是繁育仔猪的主要力量,但是在2019年非洲猪瘟的背景下,三元母猪替补上场。随着二元母猪产能的恢复,PSY(指每头母猪每年所能提供的断奶仔猪头数)正在逐步上行的过程中,由于母猪种群结构调整而带来的生产效率提升,此轮‘猪周期’的价格上涨幅度不会过大。”

在王刚毅看来,猪周期的起点应该会再晚一些,主要原因是饲料供给和外贸方面不明确。

|声明: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或农兜会员发布,农兜只作为信息发布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任何图片、内容、观点等内容版权问题,如对内容有歧义,可第一时间联系本站管理员发送邮件service@ainongdou.com,经核实后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