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提高母猪采食量的四个方法
哺乳母猪的泌乳量直接影响仔猪的健康度与断奶前的成活率,哺乳仔猪所需的营养90%以上是由哺乳母猪供给,而哺乳期足够的采食量是保障,母猪奶水充足的的前提和基础。如何提升哺乳期母猪采食量是作为猪场经营者必须要关注的问题。
影响母猪产后采食量差的因素:
1、生理性因素:
宫缩以及难产损伤子宫引起的疼痛、热应激、缩宫素的滥用导致的内分泌紊乱、抑制副交感神经,导致的食欲不振。
2、病理性原因:
母猪产后三联症,简称“MMA”(子宫炎、乳腺炎以及无乳或少乳综合症)本病多由母猪产后护理不当、消毒不严格,滞产或难产时操作不当,而损伤产道导致的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绿脓杆菌等的感染引起,有时也可见营养障碍、代谢紊乱、环境应激等引起本病的发生。
中国养猪网
3、条件性因素:
环境温度、饮水不足等,研究表明:舍温与哺乳母猪采食量呈显着的负相关,当温度从18度上升到29度时采食量从5.7kg降低到3.1kg,但是采食量下降不是规律下降,而是在25-29度时下降幅度大于18-25度时(Quiniou and Noblet 1999)。所以任何时候都要保证母猪有清洁的饮水,特别是夏天,要防止供水管被暴晒、水温过高,母猪的饮水量下降而导致采食量的下降。
提升哺乳母猪采食量的技术措施
1、怀孕期的饲喂与膘情的控制
妊娠期采食量大,能量摄入过多会造成体内大量脂肪的沉积,使母猪过于肥胖,首先是造成饲料的浪费,其次还会造成难产,产后易出现食欲不振、泌乳减少。
仔猪出生后体弱等不良后果。妊娠期母猪一般采取“高低高”的饲喂模式,怀孕早期(安胎期)实施“六不一优”的管理策略,改善子宫乳的质量,为受精卵着床提供成熟的内膜环境,确保受精卵着床,减少胚胎早期的死亡数量并避免返情的发生。
怀孕中期(体型调节期)明确母猪各阶段的最佳膘情,根据膘情来调整饲喂量,正确推行“测膘喂料技术”;
怀孕后期(攻胎期)二次调整饲喂量,需根据母猪的胎次、体况不同、季节因素,综合考虑来调整母猪的饲喂量。
经产母猪在93-95天攻胎比较合理,初产母猪可推迟到怀孕100天,减少因胎儿过大导致的母猪发生难产的几率增加。
2、正确的产后护宫,预防母猪子宫内膜炎的方案
监控母猪产程时间,避免母猪产程时间过长(4.5h以内为宜);
预防母猪子宫内膜炎的技术方案:产后1天灌注宫炎净100ml+重症混感清20ml,同时肌注恩诺清15-20ml,产后3天内注意保持母猪后躯的清洁消毒并保持干燥。
3、提升哺乳期采食量技术
产后采用“步步高”和“七三”饲喂管理
控制产房母猪和仔猪的适宜温度,产后7天内控制在22℃左右,分娩7天后控制在18℃左右,充足饮水,其中水流2-2.5L/min。“步步高”和“七三”饲喂操作详见下表:
产后“步步高”饲喂法
“七三”饲喂方式
每天两顿改为四顿,饲喂量控制详见下表操作:
“七三”饲喂管理操作表:
备注:用数字来表达就是7-3-3-7,炎热的夏季产房温度过高,饲喂时间可适当调整。
4、适当添加“提升采食量的植物性”功能添加剂
母猪常规哺乳饲料只能满足母猪在正常生理条件下的营养须求,而在夏季热应激、泌乳需求高的背景下,添加功能性的添加剂以提高哺乳期母猪的采食量。(来源:摘自猪e网)
【来源:扬州市农业农村局_农业科技】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