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肉盘子稳当当德州363家生猪养殖场入选生猪产能调控基地全省第一

本文转自:德州日报

8月22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数说德州看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农业生产稳中有增”专场,市农业农村局养殖业管理科负责人辛立新介绍我市推动畜牧业发展,保障肉蛋奶供应充足、稳定的具体措施。

截至第二季度末,全市备案养殖场户6245家,其中规模养殖场(户)2200余家。全市生猪存栏280.99万头,能繁母猪31.39万头,生猪出栏245.9万头,同比增长3.78%;牛存栏36.93万头,其中肉牛29.49万头,奶牛7.44万头,出栏15.58万头,羊存栏81.32万头,出栏67.4万头,肉禽存栏2916.52万只,出栏7032.4万只,蛋禽存栏2103.67万只。肉蛋奶产量68.23万吨,猪牛羊禽肉产量34.64万吨,除禽肉产量略有下降外 ,猪、牛、羊肉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67%、10.77%、19.59%,肉蛋奶供应充足、价格稳定。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坚持畜牧生产和动物疫情防控两手抓、两促进,对标对表生产目标任务,逐级抓责任落实,协同抓政策落地,持续抓增养补栏,确保肉蛋奶“产的出”“供的上”,在推进我市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上实现新突破。

一是抓好生猪等重要畜产品稳产保供。把生猪产能调控作为工作重中之重,以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化率为核心调控指标,坚持预警为主、调控兜底、及时介入、精准施策,细化“三抓两保”(抓产销大县、养殖大县、养殖大场,保能繁母猪存栏量底线、保规模猪场数量底线)任务,分级建立生猪产能调控基地。目前,全市共有363家生猪养殖场(户)入选生猪产能调控基地,国家级、省级、市级分别为42家、24家、297家,列全省第一位,构建了上下联动、响应及时的生猪生产逆周期调控机制,确保到年底,全市能繁母猪存栏保有量稳定在30.71万头,规模猪场保有量稳定在915个,提升了猪肉供应安全保障能力,保障了我市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在稳定生猪、家禽生产的同时,通过政府政策引导、龙头企业带动、发展订单畜牧业等方式,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落地,大力推动奶业、肉牛等产业发展。禹城市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成功申报了全省奶业生产能力提升整县推进项目,可极大提升中小奶牛牧场的智慧养殖和奶业加工能力,为我市奶业产业链融合发展注入强大活力。乐陵市、禹城市申报成功肉牛增量提质行动项目,对助推我市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二是抓紧常态化动物疫情防控。众所周知,山东省无疫省建设已通过国家评估,我市也贡献了“德州力量”。建立长效机制,维持“无疫省”良好运行,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是今后长期坚持的工作遵循。我们将持续调整优化防疫政策,全面推行养殖场“先打后补”;积极落实无害化处理补助政策,推进保险联动机制建立,加强无害化处理各环节监管,确保病死畜禽集中无害化处理率不低于90%;我们将强化疫情监测,科学开展疫病监测预警,加强兽医实验室监测能力建设,加强人畜共患病防控;深入开展动物检疫监督能力提升行动和依法履职行风整顿行动,着力提升动物检疫监管水平。

三是抓牢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养殖、屠宰环节全过程监管,加强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监管,积极开展兽用抗菌药减量行动,严厉打击违禁添加“瘦肉精”等不法行为,确保肉蛋奶产品可追溯、质量更安全、食用更放心。

四是抓实技术指导服务。积极落实畜禽遗传资源分级保护,努力做好我市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深入开展畜牧技术推广服务,加强“德州驴”“鲁西黄牛”特色品种开发、保护和利用。通过强化畜禽粪污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培育第三方社会化服务组织、加大新技术和新装备推广应用。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智慧畜牧升级。

五是抓稳肉蛋奶品牌打造。通过培育“德州味”畜牧业地方名牌、发展B2B、B2C“预制菜”产业、加大宣传推介等措施,到2025年,打造畜牧业区域公用品牌2个,山东省知名品牌10个,全市知名畜产品品牌20个。

|声明: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或农兜会员发布,农兜只作为信息发布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任何图片、内容、观点等内容版权问题,如对内容有歧义,可第一时间联系本站管理员发送邮件service@ainongdou.com,经核实后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