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本轮猪周期“磨底”的时间这么长?
时报财经图库/供图 官兵/制图
陈楚
在A股市场,养猪概念股一直以来也备受关注,一旦投资者踏上了养猪股周期向上的拐点,就可以收获一轮较大的猪周期牛市行情。比如上一轮猪周期里面的大牛股牧原股份、新希望、正邦科技等,让投资者赚得不亦乐乎。遗憾的是,本轮猪周期下行期间,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不少投资者就预期今年一季度猪周期见底,A股市场的养猪股从去年年底开始也掀起了一波级别比较大的反弹行情,个股最高涨幅甚至超过一倍!然而,直至目前,猪周期仍未见底,养猪股也陷入了调整,这背后的逻辑又是什么呢?
养猪股反弹的内在逻辑
从去年年底开始,市场上不少投资者就预期,本轮猪周期最早在去年四季度,最迟在今年一二季度见底,但股票市场一定是提前反应的,所以从去年年底开始,养猪股展开了一波强势反弹。彼时,市场判断猪周期即将见底的主要逻辑是:养猪的上游原材料,也就是豆粕等饲料价格持续上涨,而猪肉价格跌跌不休,导致养猪企业持续亏损,这就会导致养猪企业加速去库存,而去化的速度越快,意味着养猪行业的供求关系越来越从供过于求向供求平衡甚至供不应求转换,由此带来猪肉价格从底部向上的拐点。
实际上,从去年年报和今年一季报来看,养猪企业大部分都是亏损的,有的养猪上市公司甚至一年亏掉了快一半的市值。养猪企业面临上游原材料上涨和下游价格下跌的双重压力,但越是这样,市场反而对养猪股的后期走势越乐观,因为这会加速养猪企业的产能出清,而股票市场往往又是提前于实体经济反应的,这也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从去年三季度开始,养猪类的上市公司股价就开始了反弹,从公募基金的年报和一季报来看,一些今年业绩领先的基金,就是重仓了养猪股,避开了赛道股的狂跌。
资本市场观察养猪行业重点是两个指标,一是猪肉的价格,二是能繁母猪的去化。这两者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养猪概念股的股价表现。上个月,猪肉价格连续四周上涨,但养猪企业还在持续亏损,市场认为养猪企业的去化没有如预期中的加速,反而推迟了,能繁母猪的去化也不大如预期,一旦养猪企业的去化不彻底,供求关系就很难逆转到预期中的“供不应求”,所以,养猪概念股在经过长达一个季度的反弹之后,掉头向下。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养猪这个行业还在去库存的过程中,但去化的程度不如预期,甚至有不少市场人士认为,养猪企业的去化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本轮猪周期真正见底,可能要延迟到今年三四季度,甚至明年年初。
在这种不确定性面前,养猪概念股近期出现调整,也就不难理解了。而猪周期不见底,和养猪这个产业紧密相关的动保、养鸡养鸭等产业也很难见底,二级市场上相关企业的股价表现,也很难有起色。
猪周期为什么难见底?
相比上一轮猪周期的见底,本轮猪周期延续的时间明显长很多,以至于很多专业的市场人士都直言“搞不懂”、“很复杂”,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呢?
首先,在上一轮猪周期里,农户养殖其实占有很大的比重,养猪这个行业门槛并不是特别高,猪肉涨价、养猪有利可图的时候,农户可以短时间内加大产能,而一旦猪周期向下,当养猪无利可图甚至亏损时,农户会快速去产能,甚至杀掉能繁母猪当肉猪卖。而本轮猪周期里,由于上一轮猪周期的繁荣,大量养猪企业赚得盆满钵满,由此带来大量资本进入养猪行业,一旦养猪行业进入“熊市”,这些资本抗风险的能力会强很多,尤其是上市公司经过资本市场的融资后,抵御养猪行业“寒冬”的能力大大增强,不会轻易认输出局,大家都在等待猪周期底部的到来,甚至会提前扩产能,而不是去产能,所以本轮养猪概念股的反弹行情中,现金流相对充裕的养猪上市公司,股价反弹的力度明显强得多。
第二,本轮猪周期里,由于猪肉价格偶尔还出现上涨,甚至前段时间出现连续四周上涨的情况,因为肉价上涨,养猪企业会利润增加,一些农户或者企业就从市场上收购仔猪,期待快速育肥,加速赚钱的速度,这就是所谓的“二次育肥”,二次育肥的出现,也延缓了养猪行业去化的进程。很明显,二次育肥增加了供给,但需求端这块,因为经济下滑,老百姓的消费水平并未上涨,所以二次育肥的最终结果是增加供给,延缓去化。
第三,上一轮猪周期里,因为非洲猪瘟的存在,农户和企业养猪的积极性急剧降温,现有的供给也会因为非洲猪瘟加速去化,整体上,非洲猪瘟就会大大加速养猪行业产能的彻底去化,一旦供给明显不及需求,供不应求出现,养猪行业向上的拐点就出现了。
第四,资本大量涌入养猪这个行业后,养殖的科技含量会明显提升,带来养猪的规模化明显提升,农户养猪的比重越来越小,也就是说,养猪产业的行业集中度在大大提升,当一个产业的集中度大大提升后,行业的马太效应会越来越明显,这本身会延缓产业周期的进程,或者可以说,集中度不断提升的行业里,周期本身就会延长,因为规模化企业抗风险的能力会大大增加。产业繁荣期里,龙头企业赚钱速度最快;产业低迷期里,龙头企业抵御风险,磨底的过程也最长。
综上所述,本轮猪周期磨底的过程,超过了市场上大部分投资者的预期,但可以肯定的是,养猪这个行业迟早会迎来行业的真正底部,产能的去化也一定会完成,这个临界点到底在哪里?时间周期到底有多长?不妨边走边看,拭目以待。
【来源:证券时报网】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