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再次破新高 后市又将如何演绎

导语:6月12日,猪价横盘一月之后,突然打破束缚,向上爆发,再次突破年内新高,那究竟是何原因,让猪价再次拉涨?如此强势之势又能否延续?震荡向上之势是否可逆?今天笔者跟大家简单分析一下。

一、横盘一月破束缚 猪价冲入新高

截止6月14日,全国外三元出栏均价16.18元/公斤,较上周五上涨0.52元/公斤,仅仅用了2天的时间,猪价冲破横盘束缚,全国均价破入16.00元/公斤大关,此波上涨是由北向南传导,上涨的导火索是上海解封后的备货,但是一天的备货,真的可以带动如此强势的上涨吗?

其实笔者并不这么觉得,我之前说过,端午过后供需会逐渐明朗,猪价走势也会回归理性,那这波上涨究竟是何原因呢。

我分析下来,总结了几个原因:

首先上海备货为价格上涨的导火索,看一下涨势较为明显的区域就不得而知,山东、河南、河北白条走向主要为江浙沪,所以这几个区域也是涨势最为明显的。

其次就是“猪少”,不管是因为雨水增多也好,亦或是农忙也好,短期市场可提供的猪源确实有所减少,也就导致了屠宰企业毛猪收购难度较大。

再者就是养殖主体的定向控量,定位打击,打破了短时的供需弱平衡,从而支撑了猪价的快速上涨。

最后就是情绪的引导,从四月份涨价初始,就一直在说情绪的影响,因为成本线之下,长期亏损之下,情绪就变得尤为重要。

这几个因素同时支撑了价格的上涨,那后市的猪价又会是何种走势呢?我们来看几个指标。

二、消费淡季体重上升 正向引导or反向思维

Mysteel数据监测的23周全国外三元生猪出栏均重为123.99公斤,虽然同比下降6.25%,但是环比仍然增加0.21公斤,增幅0.17%,对于生猪出栏均重继续小增的主要原因,是前期散户压栏肥猪多选择端午前后出栏,但部分区域二次育肥量增多及南方个别地区小体重不开心猪出栏,拉低了整体增幅。

按照市场正常思维逻辑,伴随天气逐步转热,市场对于大肥需求减弱,体重或转为下降趋势,但是近段时间我了解下来,市场依然有一些压栏操作,而且看一下近半年的趋势:

去年11-12月份,市场在肥猪需求旺季的时候,体重呈持续下降,猪价震荡走低,今年5月份开始,肥标倒挂,体重在上升,猪价却在震荡上行,是不是判定为真的缺猪?那如果消费淡季,体重持续逆势上升的话,猪价震荡上涨的趋势能否延续?

通过体重上升跟猪价上涨来看,其实是可以判定现阶段猪价的上涨,是因为阶段性的缺猪,那猪价继续上涨的动力足与不足,要看供需弱平衡会在什么时间打破,如果平衡打破,猪价涨势会急转直下,那未来供需格局会有何变化,来看另一个指标。

三、指标测算未来供应 供需格局何时改变?

笔者通过各种指标,对于未来市场肥猪供应量简单做了个测算,从前推10个月的能繁变化,通过不同季节的配种率、分娩率、成活率变化来测算:

2022年4-5月份的供应边际逐月减少,但6月份小幅增加,7月份降幅明显,8月份开始逐月呈现递增,所以6-7月份的供应变化就变得极其重要;

6月份截止目前,供应并未开始增量,而且体重增加,那如果出现产能的滚动后移,是不是会减弱7月份供应边际减少带来的猪价上涨幅度?

我觉得持续的产能后移,导致猪肉供应增加,一定会稀释出栏数量减少带来的冲击,因为通过4-5月份的体重变化来看,是有一些二次育肥的产能后移至7-8月份。

所以我对7月份的猪价高度存疑,我认为未来1-2个月的猪价会持续在成本线上下波动,顺势出栏或压栏挺价都会影响短期的猪价走势。

通过对于肥猪出栏的测算,来推算猪价走势的话,我判定未来猪价很难一路高歌猛进,所以要警惕,登高易跌重,适当压栏,适时出栏,适量补栏。

当然如果后市猪价持续向上突破,那真的可以判定草根调研的3000多万能繁存栏成立,生猪行业迎来了新周期。

|声明: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或农兜会员发布,农兜只作为信息发布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任何图片、内容、观点等内容版权问题,如对内容有歧义,可第一时间联系本站管理员发送邮件service@ainongdou.com,经核实后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