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鹿的消化特点

  (一)鹿的消化行为

  1.采食和饮水鹿的采食速度很快,这种习性是在野生状态下形成的,家养条件下仍保持这种特点。鹿用于采食和饮水的时间,仅占一天时间的10%。

  2.反刍鹿一般在采食后1.0-1.5小时出现反刍,反刍时采取俯卧或站立姿势。鹿的反刍时间较长,一般每天需 6?7小时。在野生反刍动物中,鹿科动物反刍胃的结构不如牛发达,并且反刍次数少。由于饲料的种类和饲料含水量不同,反刍次数和时间也不同。放牧牛的反刍时间一天为4?9小时,鹿的反刍时间与牛差别不大。仔鹿一般在出生后3周左右即可出现反刍现象。

  3.嗳气鹿平均1小时可有10至20次嗳气动作。

  4.排粪鹿粪便呈椭圆形或近圆形,褐绿色。每天排粪8-10次,公鹿每次排粪量为200-275克,母鹿每次排粪 134-255克。

  (二)鹿胃的消化

  1.瘤胃消化初生仔鹿瘤胃容积很小,仅占全部4个胃容积的23%,两周龄时也只占31%(成年鹿占74%),里面没有微生物,以后随饲料、饮水或仔鹿与母鹿相互舔舐,微生物才进人瘤胃。仔鹿生后3-4天就能采食一些嫩草并开始反刍,说明这时瘤胃中已有一些微生物。

  (1)鹿瘤胃氢离子浓度(pH值)据实验室测定,对于一般正常饲养的梅花鹿,其瘤胃氢离子浓度为251纳摩/升pH5.6-6.6)和其他家畜相比酸度略显高些。

  (2)瘤胃内容物水分、干物质和乳酸含量据季尚仁等(1987)测定,瘤胃内水分含量为80.4%-94.2%,干物质含量为5.25%一20.13%。乳酸含量为0.10-0.18毫摩/升。瘤胃内容物中水分和干物质含量与饲料、饮水关系极大。

  反刍动物乳酸含量一般是较低的,在采食大量青贮玉米。可消化谷物或含较高糖分的饲料(如甜菜)时,则可出现高浓度的乳酸。

  (3)梅花鹿瘤胃内容物中挥发性脂肪改含量据季尚仁等(1987)对20只梅花鹿瘤胃内容物进行的测定,挥发性脂肪酸含量为114.6毫摩/升,其中64.8%为乙酸,18%为丙酸, 13.4%为丁酸,1.3%为异戊酸,2.5%为戊酸。

  反刍动物瘤胃内容物中挥发性脂肪酸含量,以及各种挥发性脂肪酸所占比例,随饲料种类和动物生理状态的不同而发生很大的变化。喂给干草时,挥发性脂肪酸可低于100毫摩/升,而采食嫩草或淀粉含量较为丰富的饲料时,则可高达200毫摩/升。

  2.网胃和瓣胃消化鹿的网胃和瓣胃消化机能也与其他反刍动物相同。网胃内微生物量很高,饲喂后微生物数量明显增加。

  3.皱胃消化瓣胃内容物不断进人皱胃,受到皱胃内分泌的消化液的消化作用。

  仔鹿皱胃中凝乳酸比较多,而胃液中胃蛋白酶则比成年鹿少。皱胃中分泌盐酸的机能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完善。新生仔鹿胃液中游离盐酸与结合盐酸含量均低,因此,胃屏障机能较弱,如果管理不当,就易发生各种胃肠疾病。

  (三)消化物的通过速度

  饲料在消化道内存留时间和通过瘤胃、网胃及后肠的速度,与季节有很大的关系。在10月份的平均存留时间最低为21.4小时,2月份和6月份平均存留时间高达48小时以上。瘤胃、网胃的最高速度系数出现在12月份,最低速度则在2月份。后肠最高速度系数出现在10月份。

  甲状腺素对消化率的作用是众所周知的。秋季生长速度减慢,代谢率降低,动物往往消耗更多的纤维饲料。在这种条件下,低水平的甲状腺素、较低的代谢率和较长的存留时间,对提高纤维素的消化率都是相适应的。寒冷环境能降低消化物在瘤胃中的存留时间,并提高大肠对较易溶解营养物的利用率,从提高瘤胃内容物的活力来说或许是有利的。

  干物质采食量与鹿瘤胃中不消化颗粒的消失率呈正相关切料的可消化率越高,在鹿瘤胃和总消化道中的平均滞留时间越长。

  (四)鹿的消化率

  鹿对纤维素的消化率远较牛高。

  另外,日粮的组成和饲喂制度等因素,对饲料的消化也有影响,日粮组成不合理会降低消化率。饲料中蛋白质过少,其饲料消化率显着降低;蛋白质较高时。可使饲料消化率提高。这是因为饲料中有足够的蛋白质时,就使得瘤胃内以蛋白质为营养的细菌与纤毛虫大量繁殖,有利于粗纤维的发酵分解,因而提高了对粗纤维的消化率。

 

|声明: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或农兜会员发布,农兜只作为信息发布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任何图片、内容、观点等内容版权问题,如对内容有歧义,可第一时间联系本站管理员发送邮件service@ainongdou.com,经核实后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