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子不是海,却来了白尾海雕!”那两天,野生动物摄影爱好者高华喜获“丰收”,他逢人就讲,自己拍到了“宝贝”,而让他心心念念的“宝贝”就是白尾海雕。
“12号,我正在南海子拍水面上的野鸭,天空中有几只乌鸦在飞,我不经意一抬头,可有了大收获,原来,五六只乌鸦正在急追一只白尾海雕,因为它比乌鸦要大四五倍,所以,在乌鸦群里面特别显眼!”谈起“遭遇”白尾海雕,虽然过去了几天,但高华仍难掩兴奋。高华描述,白尾海雕犹如一架重型轰炸机,两只翅膀直直地张开,足有一米多,在南海子的水面上盘旋,而通过长焦镜头,他能清晰地看见了它锋利的脚爪,同时,根据他多年拍鸟的经验发现,这只白尾海雕的尾部并不太白,他判断这是一只亚成种,也就是未成年。瞅准角度,高华连珠炮般摁下了一阵快门,拍下了它的英姿。似乎知道高华已经拍好了满意的图片,白尾海雕飞向了远处。再在相机显示器上回看图片,高华对拍到的图片还是很满意的,但让他心心念念的是,没有拍到白尾海雕扑入水中抓鱼的图片,所以,这一阵,高华琢磨着,只要防疫允许,他就带上他的“大炮”继续蹲守在南海子水域附近,准备拍下白尾海雕更加精彩的图片。
白尾海雕在不近海的北京确实不多见,而它在“鸟界”的地位却不低。据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的有关负责同志介绍,白尾海雕是鸟纲、鹰科、海雕属的大型猛禽,体长84至91厘米。成鸟多为暗褐色;后颈和胸部羽毛为披针形,较长;头、颈羽色较淡,沙褐色或淡黄褐色;嘴、脚黄色,尾羽呈楔形,为纯白色。
它活动的海拔高度为2500至5300米。多活动于江河及湖泊附近的沼泽地带。栖息于湖泊、河流、海岸、岛屿及河口地区,繁殖期间尤其喜欢在有高大树木的水域或森林地区的开阔湖泊与河流地带。白天活动,雄鸟和雌鸟的叫声明显不同。常单独或成对在大的湖面和海面上空飞翔,冬季有时也有3至5只的小群在高空翱翔。主要以鱼为食,常在水面低空飞行,发现鱼后用爪伸入水中抓边。此外也吃野鸭、大雁、天鹅、雉鸡、鼠类、野兔、狍子等,有时还吃动物尸体。繁殖期为4-6月,每窝产卵通常为2枚。白尾海雕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挑剔”的白尾海雕现身从一个侧面说明当地有着适应它生活的完整生态链
高华此前也在北京拍到过白尾海雕,但为何对这次拍摄经历如此兴奋?他介绍,去年和前年,他在远离北京城区的密云水库、怀柔水库、潮白河和野鸭湖拍到过白尾海雕,而在离城区如此之近的南海子拍到让高华感觉,北京优良的生态环境吸引它更加亲近城市。高华的感觉确实是对的,北京师范大学赵欣如教授介绍,白尾海雕是逐食而来。此时,在北京见到白尾海雕,应该是它迁徙路过北京地区或把北京作为它的越冬地,北京作为候鸟迁徙重要的中转站,是许多鸟类补给休息的选择,但过去,“挑剔”的白尾海雕显然没有光临的意思,而现在,随着北京生态环境的好转,它发现了这块宝地,白尾海雕飞得高,看得远,它发现,北京很多地方,特别是水库、湿地水面开阔、食物充足,它就决定歇下脚,甚至有的还决定住下来。另外,白尾海雕的驻足在生物链中更显意义重大。赵欣如教授分析,白尾海雕因为是猛禽,处于食物链的顶端,它的现身虽然具有偶然性,但从一个侧面也说明当地有着适应它生活的完整生态链。
“我们相信,以后,像白尾海雕这样的‘贵客’会越来越多,这是我们拍鸟人的福音!”高华这样骄傲地说。
不仅是白尾海雕,这一阵,“贵客”频频光临京城。据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介绍,在候鸟迁徙高峰期,全市88个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全力做好监测工作,确保陆生野生动物异常情况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上报、第一时间妥善处置,维护首都的生态安全、生物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这88个监测站包括11个国家级监测站、32个市级监测站和45个区级监测站,分布在全市重点水域、重要的候鸟迁徙通道、重要鸟类停歇地,构成了全市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全方位监测防控体系。
为进一步强化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日常监测,救护中心要求各监测站每日至少完成1次监测巡查工作,发现异常情况立即上报。延庆区野鸭湖国家级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介绍,近段时间全站监测人员全员上岗,每日巡查从1次增加到2次,采用路线巡查和定点观测相结合的方式,扩大监测范围,强化对湿地、水库、河流、公园等野生鸟类集中活动重点区域的巡查力度。在野生鸟类较为集中的延庆区,11个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累计监测鸟类较往年同期有所增加。
在全市监测中还发现,过去不常看到的一些珍稀鸟类数量也越来越多,像黑鹳、震旦鸦雀等珍稀鸟类,这两年都有观测记录。平谷区金海湖国家级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泃河监测点在9月底还首次监测到全球性近危物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鸟中大熊猫”震旦鸦雀。顺义区唐指山水库在10月份首次监测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黑鹳,最多时达到17只,这也是顺义区今年在温榆河、箭杆河发现东方白鹳之后,再次记录到珍稀鸟类的身影。
为做好应对突发陆生野生动物异常情况的准备工作,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提前准备了监测应急物资,发放到各区各级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方便监测站及时开展监测防控和救护工作。密云区园林绿化局在监测巡查过程中动态调整野生动物栖息地、鸟类迁徙停歇地的巡护路线及巡查人员数量,同时针对鸟类等陆生野生动物迁徙过程中出现的受伤、体弱等情况,加大救护力度。10月26日密云区野生动物救护站第一时间救护了一只村民发现上报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鸨,并及时送往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开展进一步康复,而这只大鸨已于12月9日在密云被放归大自然。
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对本市重点陆生野生动物迁徙停歇地、越冬地、集中分布区以及与人或饲养动物密切接触区域开展主动预警采样检测工作,进而分析评估本市主要陆生野生动物疫病的发生风险和流行趋势,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京津冀生态互联互通,为强化区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近期三地还联合开展了京津冀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和救护技术线上培训,形成野生动物保护的区域合力。
|声明: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或农兜会员发布,农兜只作为信息发布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任何图片、内容、观点等内容版权问题,如对内容有歧义,可第一时间联系本站管理员发送邮件service@ainongdou.com,经核实后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