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核生物全系列57螺旋体门螺旋体科下
螺旋体门—螺旋体科(下)
3.密螺旋体属
密螺旋体属(学名:Treponema)为螺旋体科的一个属。该属的模式种为梅毒密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
本属微生物具有8~14个细密螺旋。菌体长5~15微米,宽0.09~0.5微米。运动活泼,不易着色,一般用镀银法或暗视野显微镜检查。DNA中的G+C克分子含量为32~50%。对人致病的有苍白密螺旋体、细弱密螺旋体和斑点病密螺旋体 3种。人工培养均未成功。在厌氧条件下能生长的所谓Reiter株是本属中的腐生菌。此外,还有由猪痢疾密螺旋体引起的猪血痢。
(1)苍白密螺旋体
苍白密螺旋体(Treponemapallidum)是梅毒病的病原体。又名苍白螺旋体。 是小而柔软纤细的螺旋状微生物(密螺旋体),形如金属刨花,长度为5-12μm,平均约8-10um,直径小于0.2μm(一般0.09-0.18μm),有8—12个整齐均匀的螺旋;肉眼看不到,在光镜暗视野下,人们仅能看到苍白密螺旋体的折光性,其活动较强。在其前端有4-6根鞭毛样细纤维束,其末端呈卷曲状。在未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时,螺旋是规则的。因其透明不易着色,故此被命名为苍白密螺旋体。用姬姆萨染色则可染成桃红色。
①生物特性
苍白密螺旋体是厌氧寄生物,在体内可长期生存繁殖,只要条件适宜,便以横断裂方式一分为二的进行繁殖。
苍白密螺旋体对外界的抵抗力很弱,在体外则不易生存。苍白密螺旋体在人体外生存一般超不过1~2个小时。
苍白密螺旋体对干燥极为敏感,阳光照射和干燥环境都能很快使它死亡,如干燥1-2小时死亡。
对化学药品也很敏感,煮沸、肥皂水和一般的消毒剂(如1:1000苯酚、新洁尔灭、升汞、石碳酸、来苏水、酒精、1∶1000的高锰酸钾液等)很容易将它杀死。
在缺氧的环境下它能生存数天,在潮湿的器具、湿毛巾或衣服上能存活数小时,在血库中一般能存活24小时。在血液中4℃经3日可死亡,故在血库冰箱冷藏3日以上的血液就无传染性。
苍白密螺旋体不耐高温,温度对苍白密螺旋体影响亦大,在41-42℃时可生活1-2小时,在48℃仅半小时即失去感染力,40℃~60℃时2~3分钟就能死亡,100℃时则即刻死亡。
②梅毒
梅毒螺旋体是梅毒的病原体,因其透明,不易着色,故又称苍白螺旋体。梅毒是一种广泛流行的性病,在中国发病率又有所回升。梅毒螺旋体只感染人类,分获得性梅毒与胎传梅毒。获得性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染;胎传梅毒由梅毒螺旋体通过胎盘,从脐带血循环传给胎儿,可引起胎儿全身感染。螺旋体在胎儿内脏及组织中大量繁殖,可引起胎儿死亡或流产。
a.生物学性状
梅毒螺旋体形体细长且两端尖直,螺旋致密而规则,运动活泼。菌体表面有脂多糖组成的荚膜样物质。结构与钩端螺旋体类似。梅毒螺旋体须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在家兔睾丸或眼前房内接种或用兔睾丸组织碎片培养。抵抗力极弱,对冷、热及干燥均特别敏感。血液中的螺旋体4℃放置3天后可死亡,故血库冷藏的血液3天以上无传染梅毒的危险。加热50℃5分钟死亡。对常用化学消毒剂敏感。对青霉素、四环素、红霉素及砷制剂敏感。
b.特性
梅毒螺旋体细长,5-15×0.1-0.2um,形似细密的弹簧,螺旋弯曲规则,平均8-14个,两端尖直。电镜下显示梅毒螺旋体结构复杂,从外向内分为:外膜(主要由蛋白质、糖及类脂组成)、轴丝(主要由蛋白质组成)、圆柱形菌体(包括细胞壁、细胞膜及胞浆内容物),一般染料不易着色。梅毒螺旋体有生活发育周期,分为颗粒期、球形体期及螺旋体期,平均约30小时增殖一代,发育周期与所致疾病周期、隐伏发作及慢性病程有关。
梅毒螺旋体含有表面抗原,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凝集抗体及螺旋体制动抗体或溶解抗体,与雅司螺旋体有交叉反应。含有类属抗原能刺激机体产生补体结合抗体,与非致病性密螺旋体间有交叉反应。梅毒螺旋体侵入人体破坏组织后,组织中磷脂粘附于螺旋体表面形成复合抗原,从而使机体产生抗磷脂的自身抗体称之为反应素。
c.致病性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性传染病,在自然情况下,梅毒螺旋体只感染人类。因而梅毒患者是唯一传染源。未经治疗的病人在感染后1-2a(年)内传染性强,随着病期延长,传染性越来越小。因梅毒的传播方式和机体反应性的不同,梅毒分为获得性梅毒和先天性梅毒。
先天性梅毒:也称胎传梅毒。螺旋体通过患病孕妇经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引起胎儿的全身性感染。梅毒螺旋体在胎儿的肝、脾、肾上腺等器官大量繁殖导致流产、早产、死胎或出生活的梅毒儿。早期病变有梅毒性鼻炎,梅毒性天疱疮和斑丘疹:晚期呈现锯状形牙、先天性耳聋和间质性角膜炎等。
获得性梅毒:又称后天梅毒。主要经性接触传染,少数也可通过接吻、哺乳和接触有传染性损害的病人带菌的日常用品而传染。此外,输带菌的新鲜血也可传染。获得性悔毒反复稳伏与再发为其特点,整个病程分为3期。
人是梅毒的唯一传染源,由于感染方式不同可分先天性梅毒和后天性梅毒。
前者是患梅毒的孕妇经胎盘传染给胎儿的;后者是出生后感染的,其中95%是由性交直接感染,少数通过输血等间接途径感染。
先天性梅毒又称胎传梅毒。梅毒螺旋体经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引起胎儿全身感染,螺旋体在胎内儿脏(肝、脾、肺及肾上腺)及组织中大量繁殖,造成流产或死胎,如胎儿不死则称为梅毒儿,会出皮肤梅毒瘤、骨膜炎、锯齿形牙、神经性耳聋等症状。
后天获得性梅毒表现复杂,依其传染过程可分为三期:
初期梅毒:梅毒螺旋体侵入皮肤粘膜约三周后,在侵入局部出现无痛性硬结及溃疡,称硬性下疳。局部组织镜检可见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浸润。下疳多发生于外生殖器,其溃疡渗出物含有大量梅毒螺旋体,传染性极强。下疳常可自然愈合,约2-3个月无症状的隐伏期后进入第二期。
二期梅毒:此期的主要表现为全身皮肤粘膜出现梅毒疹,全身淋巴结肿大,有时亦累及骨、关节、眼及其他器官。在梅毒疹及淋巴结中有大量螺旋体。不经治疗症状一般可在3周-3个月后自然消退而全愈;部分病例经隐伏3-12个月后可再发作。二期梅毒因治疗不当,经过5年或更久的反复发作,而进入三期。
三期梅毒:主要表现为皮肤粘膜的溃疡性损害或内脏器官的肉芽肿样病变(梅毒瘤),严重者在经过10-15年后引起心血管及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导致动脉瘤、脊髓痨及全身麻痹等,此期的病灶中螺旋体很少,不易检出。
一、二期梅毒又统称为早期梅毒,此期传染性强而破坏性小。三期梅毒又称为晚期梅毒,该期传染性小,病程长、而破坏性大。
尚未证明梅毒螺旋体内毒素或分泌外毒素,其致病机理尚不清楚,可能与螺旋体对宿主细胞的直接损害及Ⅲ、Ⅳ型变态反应有关。
(2)细弱螺旋体
细弱螺旋体(Treponemapertenue,或称雅司螺旋体)是属于密螺旋体科密螺旋体属的细菌。是引起雅司病(Yaws)的病原体。
雅司病是由雅司螺旋体引起的慢性接触性传染病。病原为雅司螺旋体,亦称纤细螺旋体,形态似梅毒螺旋体,体长10~13μm,螺旋紧密,能活泼运动,在体外不能生长,于特殊培养基中能存活数日而不能增殖。能在~70℃干冰低温存毒力多年。病人中青少年多见,系接触传染,雅司螺旋体由外伤处侵入人体而感染,并非由性交传染而非性病。本病流行于中非、南美、东南亚一些热带地区,偶也见于温带,我国原无此病,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曾流行于江苏北部淮阴一带及其邻近地区。解放后经大力防治,加上群众生活改善,卫生状况改善,本病在60年代中期即已基本消灭。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