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病症呢?都有哪些防治的好办法
虽然早在1987年美国就发现了蓝耳病,但直到1991年才在荷兰首次分离出蓝耳病病毒。其官方名称为1992年,由国际兽医局统一命名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该病于1996年在中国首次分离。目前,蓝耳病已蔓延到世界主要养猪国,给全球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特别是高致病性蓝耳病,一旦发生,危害仍然相当大。蓝耳病的特征是什么?如何更好地预防和控制?
全称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发现于20世纪80年代。它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是一种危害世界的传染病。在非洲猪瘟进入中国之前,它一直是国内养猪业的头号病毒。
典型症状是妊娠晚期母猪流产或早产,以及仔猪的呼吸道症状。猪蓝耳病毒可增强猪对细菌和病毒性疾病的易感性,并可与某些细菌或病毒性疾病产生额外或协同作用,通常继发于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病等,导致更严重的疾病
这种疾病于1987年在美国首次发现。目前,该疾病已蔓延到北美和欧洲,并蔓延到全世界。2006年,中国出现了“神秘的猪病”。当时,母猪和仔猪患有不同程度的高热,并伴有典型的呼吸道症状,死亡率很高。
当时,它从南到北席卷全国,70%以上的养猪场也未能幸免。这是生殖和呼吸综合征,或蓝耳病。这种疾病传播迅速,特别是在技术先进和经济发达的国家,由于猪群密集和频繁流动,这些国家更有可能引起流行病。经过一段严重的流行期后,该病往往成为地方病,长期危及养猪生产,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高致病性蓝耳病的特点是“三高一低”,即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体温高、治愈率低。目前,随着饲养意识和饲养管理水平的提高,它也由急性变为慢性。病毒亚型存在,各组的免疫力不同,病毒感染源也不同。因此,抗体不能同时产生,导致横向感染。这种疾病通常是由于母猪更新和从国外猪群引入新的亚型引起的。
蓝耳病的三大危害:种猪质量差,含有病毒;母猪的生殖流产、死胎或多情回归,以及大量仔猪的死亡,都造成了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它还将降低猪的抵抗力。免疫后的各种疫苗效果较差或免疫失败。如果它与猪瘟混合,可能导致大量死亡。由于抵抗力减弱,呼吸道疾病增加。
在临床防控方面,国内养猪业专家杨汉春教授建议,蓝耳病和阳性不稳定猪场应使用减毒活疫苗,并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控制感染猪的继发细菌感染,加强卫生消毒。同时,应无害化处理死猪、粪便和污染物。引进的负储备猪在繁殖前尽早与母猪一起繁殖和驯化。
猪稳定生产后,应停止接种蓝耳病活疫苗。对于蓝耳病阳性的稳定猪场,不应使用减毒活疫苗,应加强母猪的饲养和管理,并应禁止引进阳性和阴性后备猪。在繁殖之前,应尽快将其与母猪混合驯养。
蓝耳病阴性的猪场最好不要使用疫苗,并采取生物安全措施。应严格监测和隔离蓝耳病的传播。禁止引入阳性蓝耳病。应定期监测养猪场,以保持负面状态。
中药还可以用于预防和控制蓝耳病,这已被越来越多的养猪场所认可。无论养猪场是否接种疫苗或是否使用蒂尔米预防二次感染,都应使用中药驯化蓝耳病毒,使蓝耳变得温顺,就像野猪被驯化成家猪一样,以稳定病毒的产生。
由于猪蓝耳病传染性强,病情复杂,感染猪容易发生继发性疾病,因此有必要及时隔离感染猪,使用替米考星、林可霉素等抗生素或抗生素预防继发感染,并对死亡猪进行无害化处理。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