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乡:1100亩赤松茸撑起群众“致富伞”

6月28日,晴转多云,地标:威宁县石门乡石门坎村。“这朵又圆又大,长得太好了!”经过雨水的滋润,眼下正是菌肥味美时节。在石门乡石门坎村的松林里,一朵朵赤松茸伸着圆圆的脑袋、顶着红红的菌帽,东一簇西一丛,如雨后春笋一般破土而出,甚是喜人。早晨的微风唤醒了劳作的农人,早上六点,68岁的黄朝聪老人和同伴就已经在林子里忙活开来,破土的松茸要趁早采收。“要早点收,不然等太阳一出来,菌帽容易散开,卖相就不好了。”跟着基地技术员学了半年多的种植技术,老黄知道采收赤松茸的最佳时段。“年纪大了闲不住,去年公司来这里搞松茸种植我就来了。早上林子里空气好,活也不累,干活当锻炼身体,一个月还能挣2000多元,老两口的生活费不用儿女操心。”孩子们成家后,老黄和老伴就闲下来了。去年10月,石门乡党委政府引进贵州省锐田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石门坎村种植了500亩赤松茸,为当地的村民找到了一条致富增收路子。公司进驻后,采取“公司+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农户”的运行模式,由当地政府提供林地,公司负责种植和接纳群众务工。林下种植,既保护了生态,又能增加群众收入,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我在这里既学到了技术也挣到了钱,明年开始我打算自己种3亩,让日子更上一层楼。”村民韩普宁,是当地的护林员,日常就是巡林、护林。公司进驻后,他又多了一个身份,基地的“工人带班”。公司刚在村里建基地的时候,韩普宁一直担心为了发展会破坏生态,但看着眼前的一切,韩普宁不仅不担心,还打算做个带头人,让更多的村民参与到松茸种植中来。去年下来,500亩的赤松茸收益不错,公司今年将规模扩大到1100亩。同时,公司还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成立了一个帮扶实验室。实验室里每培育出一袋菌种,就会提取两角钱作为帮扶资金,用来帮助当地的困难群众,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另外,当地村民有意向自己种植松茸的,公司提供菌种和技术指导,村民只负责种植,待松茸采收后,公司以市场价回收,确保群众稳步增收。赤松茸种植以杂木、玉米芯子等纯天然养料作为基料,是一种不与粮争地的林下经济作物,每年可以栽种两季,每季可采收6个月。据公司负责人柳涛介绍,赤松茸每亩产量在6000斤至8000斤,以每斤6元的价格批发到云南昭通、昆明等地,游客也可前往基地采摘,每斤10元,今年公司保底收益约1500万元。为带动更多的村民共致富,公司还培育种植茶树菇、猴头菇、平菇等菌种,其中平菇2万棒、茶树菇4万棒,一朵朵小菌菇真正闯出了大“钱”景。“接下来我们将发展林下养殖梅花鹿、野鸡等,走农旅结合发展路线,让村民吃上‘生态饭’。”柳涛说,除石门乡外,公司还在龙街镇种植赤松茸300亩。下一步计划在云贵、雪山、小海、双龙等乡镇扩大种植规模,力争种植规模达3万亩以上,覆盖更多的群众,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威宁融媒记者  李继航  夏  静   罗  纱编辑 :张  捷责编 :李云侠编审 :何  欢监 制:叶启伟总监制:周 璐

|声明: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或农兜会员发布,农兜只作为信息发布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任何图片、内容、观点等内容版权问题,如对内容有歧义,可第一时间联系本站管理员发送邮件service@ainongdou.com,经核实后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