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出胃病后3种水果格外伤胃再爱吃也建议少碰
“哎,这杨梅可真不能多吃,胃里难受死了。”
张女士是公司主管,由于工作压力过大,三餐不规律,患上了慢性胃病,胃溃疡常常复发。医生告诫注意饮食,不可吃刺激性食物,因此,张女士平时都钟爱水果。
某次,张女士和客户谈完业务,对方送她一箱杨梅。张女士将杨梅带回家,尝了几颗觉得非常美味,再加上杨梅很难保存,因此当晚竟将一箱杨梅吃光了。之后几天,张女士每次逛超市看见杨梅都会买一些,但每次吃完都感觉有点反酸,最后一次吃还引发胃痛,去医院检查发现胃溃疡居然又复发了。
医生提醒:经常反酸、胃动力不足和胃溃疡患者要少吃杨梅。对此,张女士不解,难道是杨梅里的虫子在“作怪”?
一、冷知识:你吃的杨梅,可能每一颗都有虫子
杨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水果,但是在生长过程中,极其容易生虫,这也让食客们担心吃坏肚子,其实这种虫子并不罕见。
杨梅的可食用部分是外果皮衍生出的柔软多汁的组织,是由外层细胞柱状突起形成的。当杨梅生长到成熟期,水果的清香和丰富的营养会吸引果蝇,前来产卵,杨梅中的白色小虫子就是果蝇的幼虫(杨梅未成熟时缺乏营养,一般不会吸引果蝇产卵)。
目前已知的果蝇种类多达1000多种,而且分布范围十分广泛,很喜欢在含糖量高和浆果类水果中产卵。由于葡萄、西瓜、蓝莓等水果外表有较为柔韧、坚实的果皮,果蝇不容易进入产卵。而杨梅外表皮柔软开放,可以说没有“果皮”,因此更容易被果蝇产卵。
调查显示,在浙江黄岩、临海等杨梅高产的地区,果蝇对杨梅危害率在80%以上,甚至能达到100%,平均每百果有虫量可达615.7头。果蝇会导致杨梅产量减少,保质期变短,但是对人却没有什么危害性。
研究发现,果蝇幼虫本身是一种优质蛋白,对人体无毒害作用,而且其含有某种抗菌肽,反而有所益处。另外,果蝇幼虫主要吃水果果实和蜂蜜长大,也是很“干净”的,而且人体内胃酸能够杀死果蝇幼虫,也不用担心其在体内生存或繁殖。
提醒:果蝇幼虫白色无害,但是发育成熟会变成黑色,可能会对人体有害,要避免。
二、别害怕,杨梅伤胃的原因,不是虫子
杨梅内的果蝇幼虫是无害的,可是生活中吃杨梅导致肠胃不适、胃病复发的情况似乎很多,这其实和酸有关。
水果的酸度主要看有机酸和含糖量,有机酸是水果酸性的来源,而含糖量决定甜度。有机酸越多,水果就越酸,含糖量则起到调节作用。
水果中有机酸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等,其中柠檬酸口味酸、酒石酸酸中带涩、苹果酸酸中带苦。而杨梅含有较多有机酸,包括苹果酸、柠檬酸、奎宁酸等,含酸量为0.5%-1.1%。
酸性水果所含的有机酸会刺激胃酸分泌,少量食用能够增进食欲,但是一次性食用过量,可能会导致胃酸分泌过多,引发泛酸。酸味水果还含有原花青、单宁等多酚类生物活性物质和蛋白酶,有可能引发蛋白质凝固,肠胃功能较弱的人食用,可能造成消化道黏膜受损,因此要注意控制少吃或不吃。
三、有胃病的人,建议少吃这些水果
生活中人们常说“多吃水果身体好”,水果虽然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但是有的水果,肠胃不好的人吃了反而坏事。
1、果酸过多的水果
柠檬酸:刺梨、石榴、菠萝、草莓、树莓、柑橘类果实等等。
苹果酸:仁果类果实(苹果)。
柠檬酸、苹果酸均等:杏、桃、李、樱桃、香蕉等。
酒石酸:葡萄。
水果中的有机酸种类极多,除了以上常见的几种,还有草酸、奎宁酸、乳酸、异柠檬酸、琥珀酸等十多种。有机酸在水果中的含量最高可达3%,最低仅有0.1%,平均达到0.3-0.5%。
2、含有丰富鞣质的水果
枣、山楂、柿子等水果富含鞣质,在胃酸环境下,会和果肉蛋白发生反应,生成胶冻状物质,增加胃结石风险。因此,这类水果建议食用前吃点其它食物,不要空腹吃,同时控制摄入量。
3、冰镇水果
水果冰镇后,低温可能会对胃黏膜产生刺激和损伤,急性胃黏膜病变可能导致急性胃出血。另外,外来的冷刺激,让胃黏膜骤然发生“冷热转变”,可能会导致血液中组织胺水平升高,胃酸分泌过多,肠胃可能会发生痉挛性收缩,因此发生腹痛、肠胃炎、胰腺炎等病症。
同时,部分水果加热后食用更好,能够软化水果组织、纤维、钝化酶的活性,同时起到杀虫杀菌作用,对消化功能弱的人群更有益处,比如:菠萝饭、木瓜鲫鱼汤、小吊梨汤、杏皮水等。当然,由于加热会破坏维生素C,因此猕猴桃、冬枣等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常温食用即可。
水果不仅是老百姓茶余饭后的零嘴,而且是补充营养的重要途径,杨梅容易生虫并非大事,但是事关饮食安全也一定要搞清楚。希望大家日常也多了解各类水果的营养价值,并且学会最佳的食用方法,做一个会吃的“水果达人”。
参考资料:
[1]王华弟,沈颖,汪恩国,黄茜斌,徐志宏.杨梅果蝇种群发生动态监测与综合防治技术研究[J].农学学报,2017,7(06):6-14.
[2] 小科. 年年都传杨梅有虫不能吃,真不是你想的那样.科普临渭-陕西科普, 2022-06-10
[3] 人民网、生命时报.【健康科普】肠胃不好慎吃酸味水果. 汕头食品安全,2019-01-18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