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一步,开启生猪种业人才进阶之路——猪育种高级认证课程在海南三亚圆满收官


近年来,我国生猪种业取得了蓬勃发展,构建了种猪性能测定、动物模型BLUP选育技术体系,随着分子育种、AI等技术进步,数字化育种逐渐成为现实。然而,行业仍面临数据不准确、成本高、育种力量分散等挑战,对高水平育种人才的需求也日益迫切。

2025年4月12日—13日,华中农业大学海南研究院联合生猪跨国育种集团皮埃西(上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PIC中国)主办的《猪育种高级认证课程》在海南三亚成功举行。




强强联合,搭建育种人才培养平台

本次培训由华中农业大学海南研究院和PIC中国主办,得到了纽勤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纽勤)和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的支持。多方整合资源,为学员打造全面、系统和前沿的学习平台,培养适应行业发展的高水平育种人才。

2025猪育种高级认证课程,圆满收官

“种猪质量是影响生猪产业效益的核心要素。”华中农业大学赵书红教授在开幕致辞时如是说。据介绍,本次培训系统教学育种全流程技术,汇聚国内外专家,涵盖基因组选择、智能化测定等前沿技术,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旨在提升企业育种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流程,推动我国种业创新发展。

华中农业大学赵书红教授致辞

现场学习氛围浓厚




专家汇聚,解锁遗传改良密码

本次培训的师资力量雄厚,授课专家均是来自学术界与企业界的权威人士,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分享和交流,为学员提供了一场知识盛宴,有助于拓宽学员的学术视野,了解国际国内猪育种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为其后续的育种工作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作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华中农业大学赵书红教授在猪基因组与育种领域建树颇丰。赵书红教授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科研经验,详细阐述了搭建优秀育种体系的9个关键步骤,强调遗传改良速度和市场导向的重要性,鼓励结合市场需求和技术水平制定合理的育种目标,利用智能化手段提升育种效率。

华中农业大学赵书红教授

《搭建优秀猪育种体系的关键步骤》

纽勤亚太区域基因组市场开发经理王亚楠博士分享如何建立良好的育种结构,强调育种要明确目标,为企业盈利服务。从育种结构组成讲解核心群、扩繁群、商品群和公猪群设计需考虑的因素,提醒要平衡成本和生产效益,确保育种的可持续发展。

纽勤亚太区域基因组市场开发经理王亚楠博士

《如何建立一个良好的育种结构》

华中农业大学李新云教授通过线上方式,讲解如何选择所要改良的性状。他认为,育种目标分为提升效率和提高品质两类,提出了性状改良的两个根本思路:杂交和纯种选育,并强调在实际育种工作中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和运用。

华中农业大学李新云教授

《如何选择所要改良的性状》

Justin Paul博士作为PIC全球产品开发资深总监,带来了两场报告。一是聚焦动物育种新技术,强调技术革新对遗传进展的加速作用,并介绍了如何通过新技术提升数据质量。二是,介绍了基因组选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以及提升选择准确性和效率的方法。他强调,选择合适的算法和策略对于提升育种效率至关重要。

PIC全球产品开发资深总监Justin Holl博士

《动物育种中的新技术》和《策略性基因组选择》

“育种贵在科学精准与持续。”新希望六和猪产业育种总监经璐博士从用户和管理者的角度,介绍了建立良好的育种数据管理系统的步骤,强调了数据准确性的关键作用,提出可以通过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减少人为误差。她总结了育种数据管理系统失败的常见原因,并鼓励大家坚持科学、精准和持续的工作方法。

新希望六和猪产业育种总监经璐博士

《如何建立良好的数据管理系统?》

华中农业大学刘小磊教授详细讲解了育种技术及模型的发展历程,讨论了育种计算中的瓶颈问题,重点介绍了遗传评估工具——HiBLUP,通过算法优化提升育种效率。随后,华中农业大学尹立林研究员带领学员进行了HiBLUP的操作演练。

华中农业大学刘小磊教授

《天权HiBLUP:目标性状的遗传评估》

华中农业大学尹立林研究员带领学员实操演练

华中农业大学项韬教授首先围绕遗传进展与近交控制展开深入分析,从遗传学理论到育种实践系统阐释了平衡二者的关键方法。在《如何开展基于杂交性能选种》的报告中,重点探讨了基因组选择在杂交育种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他提出了兼顾纯种和杂交性能的育种体系,通过整合纯种和杂交个体的表型、基因型和系谱信息,打破传统局限,实现双向循环优化。

华中农业大学项韬教授

《如何做好遗传进展与近交控制的平衡?》和《如何开展基于杂交性能选种》

华中农业大学徐学文教授探讨了育种与生产KPI之间的平衡问题,列出了育种KPI的四个方面和生产KPI的多个方面,强调在育种与生产之间需要找到长期与短期、目标与实际之间的平衡点,并提出通过科技创新和管理优化来解决矛盾。

华中农业大学徐学文教授

《如何做到育种和生产KPI之间的平衡?》

PIC中国产品开发与供应高级总监David Casey博士以“育种团队的组建与管理”为主题,强调育种成功的关键在于团队建设。他指出,技术专家转型为管理者需掌握“软技能”,如领导力、沟通与影响力。在分享PIC全球育种团队构建的经验时,他强调育种团队需包含农场操作、遗传评估、数据支持和战略领导等职能,并详细分析了不同岗位所需的教育背景、技术能力及软技能。此外,他提出外包策略,建议企业在资源有限时,将部分专业工作(如数据分析)外包,以提升效率。最后,他强调了持续辅导和职业规划对提升团队整体表现的重要性。

PIC中国产品开发与供应高级总监David Casey博士

《育种团队发展与管理》

PIC中国遗传服务经理蒋腾飞博士

《如何管理遗传滞后》

PIC中国遗传服务经理蒋腾飞博士探讨了遗传管理的关键要素,特别是遗传滞后的问题。他通过图表和数据展示了遗传滞后的概念以及对生产效率和经济收益的影响。他强调了母猪和公猪遗传进展管理的重要性,分析了影响遗传进展的关键因素,列举了多个缩短遗传滞后的方法,为提升育种效率提供了实用建议。




互动聚焦实践,专家答疑解惑

互动环节,学员们提出的问题涵盖了从近交系数的控制、性状规划和经济加权值的计算,到具体育种实践中的挑战和解决方案等多个方面。专家们耐心解答,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见解。譬如,指出近交系数无统一标准,应综合考量;限制优秀公猪使用次数虽短期有损失,但利于长期育种。整个互动环节气氛热烈,不仅加深了学员们对于报告内容的理解,也为他们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指导。

互动环节,提问积极




结业颁发证书,助力行业人才提升

在结业环节,猪育种高级认证课程专家委员会为通过考核的人员颁发结业证书。这一证书不仅是对学员培训期间学习成果与专业能力的认可,更是对其在猪育种领域专业能力的权威认证。严格的结业标准和权威的证书认证,有助于提升整个猪育种行业人才的专业素质与行业认可度,激励更多从业人员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推动猪育种行业迈向更高水平。

参训学员纷纷表达了对本次培训的高度赞赏与由衷感激,认为课程内容丰富实用,收获颇丰。

正如PIC中国产品开发与供应高级总监David Casey博士所言,PIC中国将以此次培训为起点,携手各方合作伙伴,进一步整合优势资源,优化课程体系,持续推动行业人才培养,携手从业者共同促进猪育种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参训学员认真考试

学员们顺利通过考核,获颁荣誉证书


|声明: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或农兜会员发布,农兜只作为信息发布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任何图片、内容、观点等内容版权问题,如对内容有歧义,可第一时间联系本站管理员发送邮件service@ainongdou.com,经核实后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