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坚果有机种植管理技术规程
种植管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澳洲坚果有机种植管理中林地选择、规划设计、整地、植苗造林、栽后管理、病虫鼠害防治、果实采收及初步处理、档案建立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澳洲坚果有机种植管理。
2. 规划性引用文件
GB 4285-1989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23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3. 林地选择
3.1. 温度
年平均气温≥19℃,最冷月均温≥12℃,极端低温多年平均≥2℃,日平均气温≥10℃,积温≥7000℃,干燥度<1.5。
3.2. 雨量
年降雨量≥1200mm。
3.3. 土壤
以肥沃壤土为好,土层深厚≥1m,质地均匀,疏松,有机质含量高低>2%,排水性好和土壤pH值5-5.5的肥沃壤土最为适宜。盐碱土,石灰质土和排水不良的重黏土不宜选用。
3.4. 风
宜选择平均风速≤1.2m/s的静风或微风环境。
3.5. 海拔
以600m-1300m较为适宜,其中,又以800m-1100m最为适宜。
4. 规划设计
建园前对种植园进行分区和间作物配置以及防护林、水源林、水利设施、交通道路、居民点等作具体规划设计,并作出平面规划设计图和施工计划。
5. 整地
5.1. 林地清理
依据林地植被状况、采伐剩余物数量和散布情况、造林方式,采用相适应的清理方式,山地不提倡全面清理。
5.2. 整地方式
坡度8°以下的缓坡地和平地挖60cm×50cm×40cm的种植穴,坡度8°以上的缓坡地建园,沿等高线修筑2m-2.5m的梯带面,带面内倾5°-8°,种植穴为80cm×70cm×60cm。
5.3. 施基肥
每个种植穴挖出的表土与足量的有机肥和其它肥料混匀,回填穴中。
6. 植苗造林
6.1. 品种选择配置
6.1.1. 品种选择
根据园区立地环境、水肥条件选择相适宜的优良品种(参见附录A),最好是通过审定的优良品种。栽植苗木选择优良嫁接苗,严禁使用实生苗和扦插苗。
6.1.2. 品种配置
采用多品种混种,同一澳洲坚果园内至少使用2个或2个以上品种作为1:1或1:2或2:2进行搭配种植,近缘品种要避开种植在相邻行,如HAES246不适宜与HAES 800、HAES 790、HAES 835搭配在一起;HAES 660与HAES 344、HAES 816、HAES 915;D4与A4、A16;OC也不适宜搭配在一起.
6.2. 造林密度
行距6m-8m,株距4m-5m。
6.3. 造林季节
以雨季来临后的6~8月份为最适定植期,宜早不宜晚;切忌高温干旱季节种植。
6.4. 种植技术
种植时,先在种植穴中央挖一个能放入种苗的小坑,将苗放入穴中,剖除育苗袋和取出袋子,伸展根系,将嫁接口面对主风方向,调整种苗深度以高出原根际土痕2cm~5cm为宜,四周填土,用手将土压实,逐层回填,切勿用脚踩或大力压实土壤。栽植后浇足定根水,修筑1m2~2m2的蓄水盘,并作死覆盖或者覆盖地膜。
7. 栽后管理
7.1. 除萌
苗木成活后,及时抹除砧木萌芽和定干高度以下侧芽,定干高度确定在80cm~90cm。
7.2. 解绑
在苗木栽植成活后及时解除嫁接苗接口处的薄膜。
7.3. 补植
果园缺株和死亡苗,应在定植后的次年6月底前,用同品种嫁接苗进行补植。
7.4. 土肥水管理
7.4.1. 土壤管理
7.4.1.1.中耕除草
根据苗木生长情况进行中耕除草作业,深度15cm~20cm,树冠投影范围内采用免耕刈割。
7.4.1.2覆盖间作
在果园封行前,可以间作短期作物,如:菠萝、豆类、花生、猪屎豆、绿豆、板蓝根等果蔬、药材、绿肥,间作物离树盘距离≥1m。果园提倡周年覆盖。
7.4.2. 施肥
7.4.2.1. 施肥时间
对1-4龄幼树要与枝梢生长情况相结合,其中有两次抽梢高峰期,即早春(3月)和晚夏(9月-10月),主要施肥时期应在两次高峰期,施肥即在3、7、10月份三次施用。
进入结果期以后的施有机肥管理应与开花结果期的发育生长及营养补充结合起来,花前肥在2月初,谢花肥在3月中至4月初,保果壮果肥4月底,果前肥在7月底-8月中,果后肥在10月初。
7.4.2.2. 施肥方法
有机肥施用与压青相结合,在10月进行,在树冠滴水线30cm外,植株左、右、内三侧,逐年变更位置挖施肥沟,沟长0.8~1m,宽0.4m,深0.4m,然后将芟割来的绿肥和已腐熟的有机肥施放于沟内,面上再盖土压实。
施肥方法
7.4.2.3. 施肥剂量
1~4龄幼树每年每株施优质有机肥至少15公斤,施肥后必须交足水分。
有机肥堆放
7.4.3. 灌溉与排水
7.4.3.1. 灌溉
依据气候状况进行适时灌溉。连续30天无降雨量需要进行灌溉、连续60天无降雨量时必须灌溉。
7.4.3.2. 排水
降雨量集中的季节要疏通园区的沟渠,随时保持畅通,及时排水防涝。雨季结束后,对种植带作维修,保证带面的平整、内倾。
7.5. 整形修枝
7.5.1. 整形
在主干离地面约80cm处开始分枝,这些主枝以40~50cm间距均匀地环绕主干排列,且主枝与主干的夹角度宽,主枝径围小于主干径围,主枝保留3~4枝,使之形成一个具有单一向上生长的中央主干和三条骨干主枝的强壮圆锥形树体骨架。
幼树期整形
7.5.2. 修枝
幼树生长期进行修剪,主要是摘心短截,促其分枝;冬季则以疏剪为主。成龄树主要是清理树冠内膛枯枝病虫枝、生长旺盛树冠密密集的植株顶部开“天窗”、 疏芽定梢。
8. 病虫鼠害防治
8.1. 虫害
主要有坚果花螟、荔枝异型小卷蛾、澳洲坚果绒蚧、澳洲坚果缢枝蛾、稻绿蝽、褐缘蝽等。防治采用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方式进行和进行人工捕捉、诱捕。
用黄蓝板防治虫害
8.2. 病害
主要有茎干溃疡、澳洲坚果衰退病、花疫病、果壳斑点病、果壳腐烂病、绯腐病、枝条回枯病等。防治方法根据病菌传播途径进行提前预防为主,农药使用石硫合剂,使用参照GB4285和GB8321(所有部分)。
用石硫矿物油防治
8.3. 鼠害
8.3.1. 栽培管理
清除果园周围的杂草、枯枝落叶或其它垃圾,保持果园的整洁、干净;修剪下垂枝,使其离地面约60cm高,疏剪过分浓密的树冠,不易于老鼠的窝藏。
鼠害防治
8.3.2. 保护鼠类天敌
如长标蛇、南蛇、猫头鹰等各种食鼠动物。
8.3.3. 捕鼠
运用鼠笼、鼠夹和竹筒鼠吊等捕捉器在适宜的位置,傍晚放早上收。最好发动周围果园或地区统一行动、统一灭鼠,这样才能取得较佳的效果。
用老鼠夹防治
9. 果实采收及初步处理
9.1. 采前准备
9.1.1. 清理果园
果实成熟脱落前1~2周必须先清理果园杂草、枯枝落叶和其他障碍物。平整树冠下的地面,填补洞穴,清理排水沟。在果实成熟前的一个月内,不施生物或动物粪肥,直至采收结束。
9.1.2. 确定收获期
坚果开花后历时215天左右果实成熟、脱落。在临近收获季前,定期到果园检查果实内果皮的颜色变化,未成熟果内果皮白色或淡褐色,果实充分成熟时内果皮为褐色到深褐色、果壳褐色坚硬,以此判定正常的成熟落果或非成熟落果而确定开始收获时间
9.2. 采收
澳洲坚果果实成熟后自然掉落地上,然后人工进行捡收,至少3~5天捡收一次。部分成熟果滞留树上,则需树上采收,即通过敲、摇等方法使其掉落。
9.3. 脱皮干燥
9.3.1. 脱皮
果实采收后24小时内应将外果皮(荚)脱去, 24小时内脱不了必须将之薄薄地摊晾开来。切勿堆放和让阳光直接曝晒。
9.3.2. 干燥
9.3.2.1. 自然风干
在遮荫、通风良好的地方,将果实铺撒于网架上,厚度10cm左右荫凉,每周耙翻1次。不宜采用阳光直接曝晒的办法进行干燥。
9.3.2.2. 人工风干
大规模生产一般采用人工干燥,利用现代化设备及时快速的对果实进行干燥。
10. 档案建立
档案内容包含造林作业设计文件、图表,造林面积,整地方式和规格,造林树种、立林条件、造林方法、密度,种苗来源(包括产地、植物检疫证书、质量合格证书和标签等)、规格和处理,保水材料和肥料,未成林抚育管护,病虫害种类和防治情况,造林施工单位、施工日期,管理检查验收,各工序用工量及投资等。
附录A:澳洲坚果品种特性
A.1 HAES 246
树形开张,宽大,树冠圆至阔圆形,分枝多,枝条细小,且向下弯曲,叶片长而窄,顶部比基部宽,叶尖钝,通常上卷,叶缘波浪形,刺中等多,叶片常扭曲,新梢鲜绿色,幼叶略带古铜色。抗风性比其它品种差。
A.2 HAES 344
树形直立而匀称,枝条向上生长,分枝少,树冠较窄而直立,圆锥形;叶片小、长椭圆形,叶面光滑,叶缘扭曲少刺,叶顶部上卷;新梢淡绿,嫩叶略带古铜色。早结丰产,抗风性强,低温型品种。
A.3 HAES508
树形直立,圆形,树冠窄圆形,颜色淡绿,枝条健壮,节间短;叶呈簇状成束生长于枝梢末端;叶中等大,叶端比叶基宽,略呈圆形,叶缘波浪形,少刺。低温型品种,抗风性较差。
A.4 HAES 660
树形直立生长明显,树冠紧凑,较窄,略呈圆形,深绿色;叶长大于宽,叶端比叶基略宽,呈圆形,有时略尖,叶缘波浪形,刺中等多,叶脉明显可见,尤其从背面看。抗风性较好,果实成熟最早。
A.5 HAES 741
树形直立生长,枝条粗壮,树冠直立而匀称,圆锥形,分枝量中等;叶片光滑,叶缘刺少,叶顶部近似等腰三角形,新梢绿色。抗风性较好,适于较高海拔种植。
A.6 HAES 788
树形较狭窄而直立,枝条粗壮,树冠紧凑、圆形、直立;叶片大、光滑带有波浪,叶缘反卷,叶尖有少量刺;坚果大,种皮薄。
A.7 O.C
树形灌木状,树冠紧凑,圆形,开张,枝条小而多,叶片小,长大于宽,叶端比叶基宽,圆形,叶全缘或波浪形,刺很少,叶端两边叶缘翻卷,叶片扭曲。抗风性强,结果早,产量高,但果实成熟后滞留果较多,不脱落,收获季节较长。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