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者乌克兰一根被压榨了几百年的韭菜
纵观当今世界,热闹的除了台海,就是乌克兰了。在西方的忽悠之下,乌克兰打破了俄罗斯和西方之间的那一点点“平衡”,让俄罗斯不得不出手收拾这个“不听话的小兄弟”。
似乎也是因为这样,有人觉得乌克兰也是某种程度上的“破局者”,让美国有借口掀起新一轮的制裁。
不管乌克兰的未来走向如何,反正此前那个脆弱的平衡局面已经不复存在了。
独立不久的乌克兰
虽然现在的乌克兰是“欧洲子宫”,但曾经,它是“欧洲粮仓”,还是前苏联最为倚重的工业基地,哪怕是在前苏联解体时,乌克兰分到的“苏联遗产”也是仅次于俄罗斯的,甚至于,它继承了许多前苏联的重要工业遗产,连俄罗斯都眼红。
再往前追溯,乌克兰基辅还是斯拉夫人的发源地,它代表着的是俄罗斯的民族和历史文化。
在我们的印象里,乌克兰似乎已经存在很久了。
可实际上,现代乌克兰是从1991年才真正建国的,在历史上,这片土地上没有一个以“乌克兰”命名的独立国家,而乌克兰这个词也是从1187年才出现的,他们长期依附于各个大国,受到统治、瓜分、压榨,历史也是支离破碎。
谈及乌克兰的历史,绕不开的话题就是斯拉夫人和基辅罗斯。在东欧平原上生活的维涅德人遭到入侵之后被迫向东、向南迁移,逐渐就演变成为了斯拉夫人,而向东迁移的那一支就成为了东斯拉夫人。
基辅罗斯是在公元882年建立的、以东斯拉夫人为主体建立的东欧君主制国家,首都就在基辅,其地理位置和今天的基辅也基本重叠。
留在基辅罗斯的东斯拉夫人成为了现在的乌克兰人,而那些继续向东北和北方迁移的东斯拉夫人成为了白俄罗斯和俄罗斯人。
所以,其实乌克兰、俄罗斯和白俄罗斯之间在千年以前就已经有着密不可分的的联系,基辅也是他们共同的民族和文化历史发源地。
后来,因为蒙古帝国的西征,基辅罗斯被分裂成为了三个部分:南部被金帐汗国吞并,东北部成为了后来的莫斯科公国,西部则成为了乌克兰的前身——加利西亚·沃里尼亚王国。
从此刻开始,乌克兰、俄罗斯、白罗斯各自的民族和文化开始逐渐形成,这也是他们撕裂的开始。
分裂之后,“祖上阔过”的波兰立陶宛大公国崛起,它灭了金帐汗国、赶走了成吉思汗的子孙,还吞并了加利西亚,就差把克里米亚也给占领了。
随后,波兰立陶宛就开始对当地刚刚演化出乌克兰人的加利西亚进行殖民,强行改让当地人说波兰语,还要让他们改信天主教。
1648年,哥萨克酋长国兴起,此时该国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大乌克兰民族意识、语言和文化传统,因此哥萨克酋长国可以算是后来乌克兰真正的源头。
只不过,哥萨克虽然试图反抗殖民统治,但终究因为双方实力相差太大而失败。
最终,哥萨克和莫斯科沙皇结盟,共同抵抗波兰入侵,哥萨克——也就是乌克兰——宣布效忠俄罗斯沙皇。
在乌克兰被殖民的时候,莫斯科公国发展成了一个强大的帝国——沙皇俄国。出于和乌克兰的历史渊源,沙俄决定出兵波兰立陶宛联邦,帮助乌克兰“争取自由”。
经过了双方的长期撕扯之后,除了基辅意外的西乌克兰都划归波兰立陶宛,而东乌克兰和基辅则归顺沙俄。
为了方便管理,沙俄取消了哥萨克酋长称号,还重新划分了属于自己的那片乌克兰“领地”,并进行了思想和文化的统一。
此后,在东乌克兰地区乌克兰人和俄罗斯人开始混居,他们受到俄罗斯文化影响较深,这也是如今乌东地区更加亲俄的历史渊源。
而乌克兰西部长期受到波兰立陶宛的统治,他们从各个方面都更加倾向西方,这也就为之后乌克兰的撕裂埋下了隐患。
随着波兰的衰落,沙俄一度夺回了乌克兰西部和白俄罗斯一部分的领地,还占领了克里米亚。此时,俄罗斯人认为他们拿回了曾经失去的土地——毕竟他们认为自己是东斯拉夫人最纯正的继承人,整个乌克兰都应该是他们的领土。
可就算领土拿回来了,乌克兰内部撕裂的问题仍然没能解决,即使在沙俄的强压之下,乌克兰人仍坚持偷偷说乌克兰语,坚持自己的“民族文化”,东西方的不同为现在的局面埋下了伏笔。
更糟糕的是,后来的西乌克兰还频繁“更换主人”,过着受压迫的悲惨生活,直到一战后,故基辅罗斯地区才出现了真正以乌克兰为名的共和国,可没过多久,乌克兰就加入了苏联。
此时的乌克兰似乎真正实现了自由,他们说自己的语言、有自己的信仰、建立了自己的政府,并且发展得蒸蒸日上。
常年被“压榨”的历史
只是看似获得了自由的乌克兰,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自由。因为在加入苏联之后,他们也曾受到“压榨”,是一波韭菜。
十月革命之后,苏俄也曾经历过一段饥荒岁月,在最困难的时期,就算是首都莫斯科都只剩下几天的粮食库存。
城市里的工人们饥肠辘辘,不得不背着口袋去农村里寻找粮食,而和他们一样去农村寻找粮食的,还有苏俄的“征粮大军”。
当时,苏俄政府禁止任何个人买卖粮食,农民需要上报“余粮”,如不上报则可能会被判处至少10年监禁,相互检举还可以获得奖励。
而拥有肥沃黑土地的乌克兰、是欧洲的“粮仓”,所以这里也是重点征粮区,苏俄想从乌克兰获得更多的粮食,以缓解全国的困难。
可实际上,由于连年战争和不合理的生产计划,乌克兰同样面临着歉收和灾荒,根本没有足够的粮食上交。
时任乌克兰第一书记的赫鲁晓夫曾向苏共高层反映情况,可就算是赫鲁晓夫和肖洛霍夫多次提议,苏共也只拨出了一点粮食“以示安抚”。
度过困难时期后,在赫鲁晓夫的主持下,乌克兰大力发展农业,其农业输出喂饱了大半个苏联。
除了征粮之外,苏联还从乌克兰征煤。因为乌克兰除了是“欧洲粮仓”之外,也是苏联的工业和能源中心。
实际上,由于沙俄时期就已经在乌克兰打下了工业基础,苏联也顺理成章、不计投入地将乌克兰打造成为了一个工业重镇。
在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里,全苏联兴建的1500个企业有400个在乌克兰,投资额占到了总投资额的1/5;而在第二个“五年计划”里,乌克兰则兴建了1000个企业,还包括第聂伯河水电站、扎波罗热钢厂等企业。
只是苏联投入重金的地方,大多是在乌克兰东部和东南部——也正是现在最亲俄的顿涅斯克、卢甘斯克等地区,这里的工业占据了整个乌克兰的半壁江山,因为这里的煤矿是苏联工业的“燃料”。
苏联从乌克兰征煤,同样是尽了压榨之能,完不成规定的生产额,就可能被扣上“破坏分子”的帽子。
为了一雪前耻,也为了献礼国际青年节,斯达汉诺夫在上级的要求下,创造了一项史无前例的采煤记录:6小时净采煤102吨,超过普通工人的13.5倍。当然,这个数字也有一定的“水分”,当时斯达汉诺夫只管采煤而不管清理和加固。
但不管怎么说,这个消息确实令苏联中央感到十分满意,还发起了“斯达汉诺夫运动”,号召全国工人向他学习。
只是当时这项运动只是提高了工人们规定的定额生产量,并没有提高工人的工资,加上当时苏联侧重重工业的发展,在轻工业方面发展落后,工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得不到保障,很快也就引起了工人们的不满。
乌克兰人也曾反抗,可苏联不允许他们拥有绝对的自由和独立,所以他们的反抗也毫无意外地统统受到了镇压,从未成功。
当然,苏联带给乌克兰的也不全是灾难,因为这是苏联的军事工业重镇,苏联给乌克兰留下的也有很多。
乌克兰的黑海造船厂是苏联境内唯一能够制造航母的造船厂,建造了三代9艘航母。
安东诺夫设计局设计出了世界上最大的运输机安-225,这虽然是为了暴风雪号而准备的,可直到今年被乌克兰亲手炸毁前,它仍在执行运输任务。
马达西奇公司的所研制 的D-18T涡扇发动机也曾经让我国眼红不已;而南方机械制造厂则生产力苏联一半以上的洲际导弹……当时的乌克兰,代表了世界一流的军工水平。
在苏联解体的前夕,乌克兰的人均GDP是中国的5倍多,还拥有上千枚核弹头,核武实力位居全球第三。
而且,赫鲁晓夫还大方地将克里米亚划给了乌克兰。克里米亚三面临海,拥有一年四季都可以出海的不冻港,对俄罗斯来说十分重要。赫鲁晓夫在“大方”的时候,可能从来没有想过,强大的苏联在1991年就会轰然倒塌,而所有的纷争也从那时候开始爆发。
独立之后,也没有更好
苏联解体,各个加盟国纷纷独立,乌克兰跳得最欢。毕竟在受到压榨那么久,他们终于迎来了自己真正独立的时刻。
独立后的乌克兰有着强大的军工力量、完整的工业体系、全球最富饶的土壤,只要上层领导能够好好努力,就算它夹在俄罗斯和西方之间,也可以利用地缘政治获得良好的发展,一举摆脱“韭菜”的命运。
可偏偏乌克兰的领导人自己不争气,一会儿“私有化”、一会儿“休克疗法”,将乌克兰的经济拖入泥潭之中,民生、能源、军工乃至国家政治都被在“私有化”中获益的寡头控制,腐败成灾、经济发展无望,最后乌克兰不得不开始“变卖家产”。
从乌克兰短视的寡头领导人在美国和俄罗斯的“忽悠”下签下了无核化协议、亲手摧毁了手中的1300枚核弹头之后,乌克兰就算是毁了。
而乌克兰自废武功,也没能获得什么实质的好处,1300枚核弹头换来的是3.3亿美元的贷款,其中美国人除了1.7亿,而拆毁武器就花了1.8亿美元。
百年船厂黑海造船厂在卖掉了瓦良格号后,也只苦苦支撑了没多久,就在2018年宣告破产;“动力沙皇”马达西奇公司拥有着世界最先进的航空发动机技术,却不得不在2019年转让50%的股份;哈尔科夫设计局、马尔舍夫坦克制造厂、南方机械制造厂不是破产,就是陷入破产边缘。
1991年人均GDP已经有1600美元的乌克兰,在2016年时人均GDP才刚刚过2100美元,停留在我国2006年的水平上。
寡头政治和腐败更是毁掉了乌克兰的发展,寡头们只考虑自己的利益,根本不管底层人民的死活。
数据显示,由于关税腐败,乌克兰每年的损失高达48亿美元,相当于政府1/10的财政收入,而且乌克兰的10亿美金的黄金储备,还被偷得只剩下1.2亿美元,剩下的都是刷了金漆的铝条。
腐败、营商环境每况愈下,底层人民民不聊生让乌克兰在独立30年后,依旧摆脱不了“韭菜”的命运,不仅如此,情况还越来越糟。
一开始,乌克兰还在亲俄和亲西方之间摇摆,在广场革命后,乌克兰彻底倒向了西方,并在这条路上一去不回头,还将加入北约设置成了自己的重要目标。
这不仅激怒了俄罗斯,也激怒了乌东亲俄的人民:克里米亚公投加入俄罗斯、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相继宣布“独立”,乌克兰最终走向了撕裂的未来。
对此,普京倒是十分满意,因为他一直觉得乌克兰是一个“误会”,是一个建立在“俄罗斯领土上的国家”。
虽然在地缘政治中,我们有时候很难分清什么哪一条路是对,哪一条路是错,但很显然,乌克兰领导人一定是犯下了错误。
因为他们正将乌克兰带向一个“撕裂”的未来,而在其中受苦受难的都是乌克兰人民,可也许他们并不在乎这些。毕竟,当乌克兰被大国“收割”的时候,其国内的精英们也在“收割”乌克兰人民。
既然乌克兰已经成为了西方打压俄罗斯的“破局者”,现在我们很难说乌克兰到底会走向何方,这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了。 发布于:天津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