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早上8点过,驻扎在潼南柠檬科技小院的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研二学生安若飞带上背包、跨上自行车就往柠檬园赶。当天上午,他要抓紧时间,进行柑橘全爪螨发生动态调查。
来到柠檬园,安若飞率先来到柠檬田里的对照区,他随机找了6株柠檬树,仔细观察起这些树上不同位置的15片树叶。然后在实验本上依次记录受害叶片表面成螨、若螨和卵的数目。
“成螨和若螨呈密集红点状,而卵则是非常小的红点,要非常仔细才能看到。”安若飞一边记录一边说,柑橘全爪螨是影响柠檬生长的主要害虫之一,会让叶片失绿,失去光泽,呈“磨砂状”,严重时叶片会提早脱落,甚至导致落果,会直接影响产量和品质;冬季开展害螨的越冬动态调查,是早春开展害螨精准防控的关键。
接着,他又来到田间的常规防控区和大棚中的常规防控区及对照区,重复上述操作,最后分别对四个区域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直到上午11点多,安若飞才记录完最后一棵树的情况。“我的毕业论文研究的就是绿色防治的相关技术问题,如何更好利用自然环境辅以人为影响,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安若飞说,这个调查收集到的数据也将成为论文的论据。
虽然临近春节,师生们仍在田间地头做研究。潼南柠檬科技小院由西南大学于2020年设立,截至目前,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已累计有5名专家、7名研究生入驻,解决了不少规模化种植模式下,柠檬病虫害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问题。
“近年来,我们进行了50余次的田间调查,走访了潼南全区10个8000多亩柠檬园,为农民解决了不少田间技术难题。”西南大学副校长、植物保护学院教授兼柠檬科技小院首席专家王进军介绍,比如,针对柠檬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监测不及时、用药种类不精准、防治手段不科学等生产中的问题,成功研发了快速精准监测选药试剂盒产品“螨抑”,目前该试剂盒已在潼南1500亩柠檬基地应用,将推广服务应用于该区32万亩柠檬,预期减少杀螨剂使用量30%以上,年均将间接降低农户成本投入4000余万元。
夜幕降临,安若飞又出发了,这次他要去柠檬园和大棚里放捕虫灯,完成节肢动物群落调查,探究生物多样性对害螨的生态调控规律。“这个春节,我就留在科技小院过年,继续调查害螨的发生动态,为春季害螨的精准防控打下基础!”安若飞说。
|声明: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或农兜会员发布,农兜只作为信息发布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任何图片、内容、观点等内容版权问题,如对内容有歧义,可第一时间联系本站管理员发送邮件service@ainongdou.com,经核实后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