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在施甸各家吃饭,发现每餐都少不了一种美食干兰片,它像是豆腐皮的厚薄度,吃起来干脆而带着清香,可以涮火锅,也可以清炒,做法多样,店家説这是施甸特有一美食,用豌豆粉制作的,于是让朋友带领去郊区的一个专门制作干兰片的村庄看看。
豌豆古代称之为戎菽,主要种植在我国中部和东北地区。 春秋时期管仲《管子·戒》中记载: “北伐山戎 ,出冬葱与戎菽,布之天下。”
宋朝叶隆礼在《契丹国志·回鹘豆》中记载:“回鹘豆,高二尺许,直榦有叶,无旁枝。角长二寸,每角止两豆,一根纔六七角。色黄味如粟。”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 《谷部·豌豆 》释名:胡豆、戎菽、回鹘豆。
这种原产自北方的豆类,随着700年前,契丹的部队进驻云南边陲——施甸,从此融入到当地的土著民族中开始种植,草原民族的生活习俗由此被带到了施甸。
施甸气候四季如春,但是地形沟壑纵横,土地面积狭窄,并不适宜大量发展畜牧养殖业。于是“回鹘豆”在山坡上试种成功。后又推广到云南其它地方种植,因此施甸一带山坡地带广为种植豌豆。
干兰片制作的第一道工序就是选择粒大饱满、干净、色泽鲜亮的干豌豆,然后咬开豆子,看它的芯,这种带着绵软状的才是制作美食的好食材。
干兰片传到小杨手中已经是第三代了,每天凌晨,邻居将豌豆磨成豌豆粉,筛去皮壳后送到他的家中,调浆是第二道工序,小杨教儿子调浆的技巧:慢慢浇进冷水。
“这一过程要边浇水边搅拌,让淀粉和水充分融合,直至变成流质状。”
小杨的父母负责晾晒工序,这是他们用自己种植的高杆水稻杆制作的晾晒工具。
契丹原是游牧民族,食物以肉类和乳制品为主。为了让多余的鲜奶能够得到长期的储存和食用,契丹人便把马牛羊的鲜乳制成乳粥、乳酪、乳饼等。
施甸干栏片就是根据奶酪制作原理,将豌豆调成浆水熬成粥,当淀粉流质遇到高温后快速凝固,这时,再将两个木头支架卡在锅边上,把大龙竹板置于支架之间,一边快速用瓢舀起稀豆粉均匀浇到龙竹板上,一边拿着竹板两端在支架上用力一磕,使稀豆粉更加薄薄地平摊在光滑的竹板上,放置在一侧,等待冷却。
冷却后小杨用麻线勒下,放到干净的稻草上晒干定型。整个制作过程,沥豌豆是个技术活,需要手快沥得均匀,而勒片的过程则需要动作果断,看下来就是行云流水般。
制作干兰片要严格看天气来决定是否制作,一般选择干燥睛朗的天气,通常从凌晨四点开始制调浆到下午二点,经过三个小时左右晾晒,干兰片水分就会蒸发殆尽,颜色也由洁白转化为金黄色,一天的收成开始了。
至于为什么叫干兰片,小杨的母亲说,它借用了布朗族建筑形式中栏杆的一道工序上桐油,由于施甸独特的气候,刷了油的栏杆在干燥过程中,会发出收缩的声响,而干兰片在晾晒过程中水分收缩,也会发出同样的声音,表示晾晒工序完成。
成品的干兰片薄而透明,色嫩黄,能长久储存而不变质。
在施甸人的美食菜单中,干兰片是一道必不可少的菜,它做法众多,可油炸、烧汤、热炒适应不同的烹饪技法,香脆可口,营养丰富。
契丹人的游牧生活已然消失,但是他们留下的这道美食,成为施甸人民的生活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我详细地记录了干兰片的制作方法,为了就是记住这门手艺。
|声明: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或农兜会员发布,农兜只作为信息发布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任何图片、内容、观点等内容版权问题,如对内容有歧义,可第一时间联系本站管理员发送邮件service@ainongdou.com,经核实后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