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鼓山梅园。2022年1月9日摄 初夏时节,古田县银耳产销在经历熏磺挫折之后再度焕发出勃勃生机。
几个月前,“银耳熏磺增白事件”曾使国内某些市场上的古田银耳价跌滞销,一个巨天的银耳产业链似乎要断裂了。现在情况怎样呢?
这次我在采访中所见所闻,感到放心与振奋:300多亩熏磺场所全被取缔,许多农户已转入生产不熏磺可以自然白的“洗花银耳”等新品种;一时关门停业的银耳辅料经销店重新开张,公路上运输银耳及原辅料的车子又多了起来了;古田产地积压的银耳又销往上海、广东、浙江等地市场,价格开始回升……
县委书记范世尧满怀信心地对记者说:“古田银耳产业不能倒,也不会倒!”
有市场就有竞争,就有风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个农产品能够经受得住市场波动风险和自然灾害风险,在一个县(市)成为拳头产品甚至实现产业化经营,是多么不容易啊!对这样的拳头产品,全社会尤其是媒体宣传上应该多加呵护,而不应该肉中挑刺,横加指责。
在古田县,银耳、香菇等系列食用菌已实现人工栽培、规模经营,去年总产食用菌干品1.3万吨,总产值4.2亿元,成为支柱产业,是一项巨大的经济成果,古田县人民和历届各级领导已付出大量心血与汗水。现在,我们应该重新认识这一支柱产业的重要地位与作用,积极扶持其发展。
近30年来,银耳从深山老林土生土长中走进农家闲房陋室,经历了段木栽培、浆糊瓶式宽口玻璃瓶栽以及千家万户室内大量袋栽和户外大棚与工厂化规模化种植四个阶段,使产量大幅度提高,并有香菇、竹荪、猴头菇、姬松茸等10多个菇种先后人工种植成功、规模经营。
在这过程中,全县培育了大批农民技术员。他们走天下传播食用菌种植技术,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这是科教兴农的一个巨大成果,也是全国许多地方脱贫致富的一个好抓手好项目。
白木耳是《本草纲目》推荐的传统保健食品。它含有18种氨基酸,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构成和独特的清肺保健功效,符合現代人的消费要求。
正由于古田农民大种银耳,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唯一的银耳主产区,银耳才从昔日宫廷贡品成为亿万百姓的寻常菜肴,为人们调整和改善膳食結构,提高身体素质作出贡献。去年古田县银耳干品总产8000多吨,占全国银耳总产量的80%以上。
令人高兴的是,银耳等食用菌产加销,广开了古田脱贫致富之路。全县有近 2/3的农户从事银耳等产供销活动。仅银耳一个产品的年创产值就达1.6亿多元,农户近一半的收入来自银耳。根耳生产还带动了机械制造、交通运输、食品加工、商业、金融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所以,银耳对脱贫致富奔小康和全县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们应该从以上三点重新审视银耳这一产业,看到它是古田对人类做出的一个突出贡献,而且它在古田的经营规模及其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是其他任何地方无可替代的。这也许是古田特殊的区位地利和小气候优势所决定的。因此,这一支柱大产业不应该倒也不可能倒,应该给予积极扶持,使之可持续发展。
对银耳熏磺问题,前几年古田县人大常委会就出台措施要给以彻底解决,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能妥善解决。这一问题被央视披露后,古田县领导正确对待,化压力为动力,迅速采取措施整改,变坏事为好事。
我在调研采访中了解到,对银耳熏磺问题应该两面观:一是熏磺会造成场地土壤酸化和周围空气二氧化硫污染;二是银耳熏磺后不等于说银耳产品本身受污染,更不能说“熏磺的银耳有毒不能吃”。
这二点打个比方:前者有污染,好比洗澡水,有点脏;后者是银耳,如同婴儿。我们不能倒掉洗澡水连同婴儿也一起倒掉吧?
正如有关专家指出:腐竹、粉丝、莲子等某些农产品在加工过程中也采用硫磺熏磺,还有不少工业品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污水和废气,但这并不等于所加工的产品也受污染的道理一样,我们不能因为熏磺作业造成某些环境污染而否定银耳产品。
今年1月,古田县先请省技术监督局进行鉴定,多次在熏磺现场和福州市场对熏磺的银耳取样检验,其理化数据均完全符合GB70%—1996国颁食品卫生标准要求,并且卫生质量良好。
接着,古田县还组织由省技术监督局专家参加的银耳考察团,赴上海、山东、北京、武汉、天津等国内银耳主要销售市场考察,向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和经销户通报福建市场抽检的熏磺银耳卫生质量检验结果,并委托当地技术监督部门抽检当地市场上的古田银耳。其结果,银耳理化卫生质量指标全部合格。
因此,我们不能“谈碳色变”。根据GB8854—88 国颁标淮划分,银耳属于蔬菜干菜类,其熏磺加工没有违反国颁 GB2760—1996(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问题仅仅在于熏磺造成的环境污染,这是应该防治的。
显然,“熏磺的银耳不能买不能吃”是一种误解。尽管古田几个月来已不搞银耳熏磺,但实事求是地讲银耳经熏磺后可变百,能杀菌,延长保质期,口感清脆。
前段古田县领导做过市场调查:广东和上海、武汉等长江流域一带消费者喜欢无熏磺的本色银耳,容易煮烂,吃起来黏糊糊的,挺有味;而东北人则喜欢熏磺的银耳,放在狗肉火锅里经煮不糊,边喝酒边吃银耳,香脆可口。
如今许多人知道熏磺银耳对人体无害,打消了怕“磺”心理,使古田县原来熏磺积压的银耳重开销路。从 4月下旬开始,全国各大市场上的古田熏磺银耳售价从低潮时的每公斤16元上升为24元左右,洗花银耳每公斤30 元左右。
古田县银耳在经历“熏磺风波”之后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还归功于古田食用菌产业有雄厚的科研实力,能够很快找到银耳新品种与加工新工艺。
目前,全县有32家食用菌科技研究所,全是富有活力的民营牌企业,从业人员 400多人,其中中高级技术职称的有40多名。他们认识到熏磺工艺造成环境污染的缺陷后,不断探索新技术。
大桥镇的一位土专家就研制出无需熏磺也能增白的“洗花型”银耳,并很快得到推广,去年这个品种全县产量达1600吨,远销广东、上海等地,年创产值6000多万元。
但洗花银耳的口感和保鲜效果却不如熏磺银耳。于是,大桥镇的农民技术员陈金赠从1996年起就一直在研制新品种。经过近3年的攻关,今年1月研制成功代号为“9901”的天然纯白银耳,口感、保质期与普通银耳相近。现试种40万袋,上市后深受消费者青睐,市场售价每公斤高达36元。今年古田县将筹资投入150万元用于新品种开发和宣传推广。
记者走村入户领略了银耳“柳暗花明”的新景观之后,还请县领导谈谈对加快食用菌产业化进程的新思路。他们说,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环节是农产品生产基地化、基地管理企业化、产品加工现代化、产品上市品牌化和销售网络化。全县将逐步把家庭作坊式的种植和加工转变成相对集中的工厂化生产。不单只生产洗花增白银耳,只卖初级产品,还要把它深加工成银耳茶、银耳羹等。
同时,要改变古田银耳没有统一品牌的旧况,树立起叫得响的品牌,要跳出古田求发展。县政府将在山东、上海等银耳主销地成立办事处,为银耳经销户排忧解难。
良种良法一起抓,古田县银耳必将重振雄风。县长林鸿对记者说:“虽然古田银耳产销受了点挫折,但我们今年依然有决心向年产万吨银耳干品的目标冲刺。”
(写于1999年6月27日,发表于福建省委党刊《海峡通讯》1999年第8期,2022年1月9日选发)
|声明: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或农兜会员发布,农兜只作为信息发布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任何图片、内容、观点等内容版权问题,如对内容有歧义,可第一时间联系本站管理员发送邮件service@ainongdou.com,经核实后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