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笋1次栽植可连续收获10~15年,因此品种是决定芦笋产量高低及品质优劣的主要因素,也是优质高产栽培中最基本的先决条件。生产中应选择抗病性强、品质优、产量高的优良杂交品种,如UC800、UC500W、芦笋王、阿波罗等。每667m2育苗地用种0.5~1kg,育成苗可栽9~15倍面积的大田。
①播期。最好在3月上中旬利用小拱棚育苗,于当年进行定植,翌年就可以开始少量采收,第3~4年就可进入高产期。也可在4月下旬,当10cm地温稳定在15℃以上时露地播种育苗,但定植后当年生长时间过短,养分积累少,第2年不能采笋。
②催芽。芦笋种子皮厚坚硬,外被蜡质,直播不易吸水发芽,所以播前必须催芽。可先将种子用清水漂洗,然后用50%多菌灵100倍液浸泡12h,再放入30~35℃温水中泡36h,捞出放入盆中,上盖湿布,置于25~30℃条件下催芽。经过3d左右,当10%的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③播种。播前整理好苗床,每667m2施优质腐熟有机肥4000~5000kg,然后深耕40cm,耙平整畦,畦长15m,宽1.2m,畦埂高0.2m。栽培畦做好后灌足水,待水渗下即可按10cm×10cm播种1粒种子,播后覆2~3cm过筛细沙土,并覆盖塑料薄膜。
④苗期管理:幼苗出土后达10cm高时,可浇1次水。齐苗后,注意及时拔除杂草,防止与芦笋幼苗争夺阳光、水分和营养。移栽前10~15d,当苗高15~20cm时去掉塑料薄膜,同时控水炼苗,以提高移栽成活率。
①整地施肥。宜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透气性和渗水性好、排灌方便、地下水位在2m以下的沙壤土栽培,注意不要选老果园、桑园地。按行距1.8~2m,深50cm,宽40cm开定植沟。每667m2施腐熟有机肥5000kg、复合肥50kg,与土拌匀后施入定植沟内,定植沟不要填平,低于原地面5~7cm。
②科学定植。5月中下旬,选苗龄45~50d,苗高30cm左右,地上茎3根以上的壮苗按大中小分级进行定植。起苗时按10cm见方切块,保证小苗带土移栽,株距30cm,栽苗后覆土4~5cm,按实、浇水。随着幼苗生长,逐渐取土将定植沟填平,栽苗深度保持在12cm左右。一般每667m2定植1100~1200株。此外,绿芦笋可按1.3~1.4m行距种植,株距25cm,每667m2栽1800~1900株。
①定植后管理。定植后及时浇缓苗水,以后视天气状况和墒情变化适时浇水。定植20d后追施1次速效肥,每667m2施尿素20kg。30d后及时查苗补苗、防治病虫害,并结合中耕清除笋田杂草。50~60d时追施第2次肥,每667m2追施复合肥30kg、尿素10kg。越冬前,每667m2结合清园在行间开沟深施有机肥3000kg。封冻前后普浇1次越冬水,并培土10cm,以利笋株安全越冬。
②适时清园。2月下旬将留在笋田越冬的地上茎完全拔净,对地面的枯枝落叶进行彻底清扫,减少田间菌源。
③土壤消毒。3月中旬,在培垄前对笋田土壤进行全面消毒,预防茎枯病发生。
④施肥。培垄前进行施肥,每667m2施有机肥3000kg,复合肥20kg,钾肥10kg。
①培垄。培垄软化是白芦笋栽培的关键措施。第1年培土高度一般为25cm,上宽30cm、下宽45cm;第4年后高度为30cm,上宽45cm、下宽60~70cm。培垄在3月中下旬,当10cm地温达到10℃时较适宜。1~2年生的幼笋应提早培垄。如果要生产绿芦笋则不需要培土,使其长出地面后见光发绿。
②盖膜。在采笋前期温度较低,芦笋质量较差,空心笋较多。采用覆盖薄膜的方法可提高土温,且保温效果好。盖膜在培垄后立即进行,当20cm地温超过23℃时揭去地膜。可选宽1.2~1.6m的地膜,两边用土封严等待采收。采收时随采随盖,并用土封严。
③采笋。每年4月上中旬至7月上旬为采笋期,应在上午9∶00时前采完。在采收高峰期,对中午以后即将出土的嫩芽要用沟内湿土培土“戴帽”,下午17∶00时再采。采笋时留茬2cm左右。通常每季幼龄笋采收35~40d,成龄笋采收75~90d,注意避免过度采笋,防止以后产量和品质下降。
④施肥。采收中后期要进行追肥,以补充植株营养,每667m2可追施复合肥40kg、钾肥10kg。
⑤浇水排涝。芦笋盛产期一般每10d浇1次水。如遇水涝,要及时开沟排涝。
7月中旬至11月中下旬为芦笋生长活动期。地下茎、鳞芽群、肉质根不断延伸、增多、加粗,地上茎抽出地面,植株光合作用增强,当气温降到10℃以下时逐渐进入休眠期。
①撤垄。采笋结束后进行扒土撤垄,使笋垄高出地面10~15cm,呈龟背形,便于雨季排水。撤垄不要损伤鳞茎盘,并选择无雨天进行,以免遇大雨伤芦笋根茎造成植株死亡。
②施肥。结合撤垄扒土,将有机肥、化肥撒入沟内、埋入土中,每667m2施有机肥5000kg、复合肥40kg。8月中旬,对成龄芦笋再追1次肥,每667m2追施复合肥50kg、钾肥10kg。
③浇水。撤垄后待嫩茎抽出地面时浇1次水;8月中旬结合追肥浇第2次水,促秋芽萌发,特别是遇到干旱时要及时浇水;在土壤未结冻前浇最后1次水,对防止冬旱、保护笋芽安全越冬十分有利。
⑤中耕除草。7~9月及时进行中耕除草,做到笋田地净无杂草。
芦笋病害主要有茎枯病、褐斑病等。株丛生育过程中经过7~8月多雨季节,茎枯病、褐斑病严重。收获后,第1次茎长出至分枝前,可用40%芦笋清粉剂50倍液,或增效多菌灵涂抹茎部,每隔5d涂抹1次。分枝出现后选40%增效多菌灵500倍液,或40%芦笋清粉剂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700倍液等喷雾防治,每隔7~10d喷雾1次。
虫害主要是小地老虎、蝼蛄、蛴螬、金针虫、蚜虫、蓟马等。防治方法:利用黑光灯诱杀小地老虎、蝼蛄等害虫的成虫;利用黄板诱杀蚜虫;用炒香的麦麸或豆饼5kg,配以90%敌百虫200g,加水拌湿后撒于田间,诱杀小地老虎、蝼蛄、蛴螬、金针虫的幼虫;蚜虫、蓟马可用10%吡虫啉1500倍液,或2.5%阿克泰7500倍液喷雾防治。
|声明: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或农兜会员发布,农兜只作为信息发布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任何图片、内容、观点等内容版权问题,如对内容有歧义,可第一时间联系本站管理员发送邮件service@ainongdou.com,经核实后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