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节气过后,寒意日重。五莲县许孟镇西娄子村的大棚西葫芦进入上市高峰期,村里的交易市场,每天上午都是一片繁忙热闹景象。村民忙着把新采摘的一筐筐西葫芦运到市场,收购商则忙着验货、过磅、装车。20多个小时后,这些西葫芦将被端上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居民的餐桌。
冬季是西葫芦上市旺季,西娄子村的交易市场一片忙碌。
“西葫芦算不上是高档蔬菜,但在我们当地,却种出了名堂,在全国的名气越来越大,销路越来越广。”西娄子村党支部书记王永说。
据了解,西娄子村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发展大棚西葫芦种植,是当地最早种植西葫芦的村庄。在这个村示范带动下,周边20多个村也发展起大棚西葫芦。目前许孟镇西葫芦面积达到1万多亩,被誉为“中国西葫芦第一乡”。
之前,许孟镇的大棚西葫芦,都是秋冬春三季种植。夏天由于高温高湿,西葫芦病虫害多发,一直是市场空档。“前几年,有村民开始尝试种植越夏西葫芦,由于技术不到位,试种不成功。直到去年通过跟农业大学的教授合作,才算解决了这个难题。”王永说。
近年来,五莲县引进了山东省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等农业科研院所助力村庄发展。在山东农业大学专家指导下,2020年夏天,西娄子村通过引进西葫芦新品种、改造种植技术,成功破解了西葫芦越夏种植难题,实现全年有瓜、季季盛产。
“实现周年生产后,预计西葫芦年产量提高40%,年收益增加近600万元。” 王永算了一笔账。
多年来,当地的西葫芦都是直接卖掉,去年西娄子村开始开发西葫芦深加工产品,目前,比较成功的西葫芦串。“消费者或者餐饮企业买回冷冻的西葫芦串,在炭火烤一下,加点调料就可以吃。”王永说。
在西娄子村的西葫芦加工车间里,村民们正在把采摘的西葫芦进行预制菜加工,通过清洗、切片、腌制、裹面糊、入油锅、晾凉、冷冻等流程,绿油油的西葫芦经过一道道工序后,变成金灿灿的西葫芦串。目前,村里的加工厂一天能生产西葫芦串200箱左右,每箱的销售价格在120元,年销售额达到700多万元。
2020年,西娄子村成立了院西农贸市场合作社,由合作社负责统一购买种子、化肥等材料,再由合作社统一销售。合作社还建立恒温库为农户贮藏蔬菜,并引进新技术,聘请专家开展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每月定时开办两次 “农技课堂”,实现了产供销“一条龙”式服务。
近年来,西娄子村陆续建起了西葫芦包装车间、加工车间、冷库等配套设施。
“有了合作社之后,不仅西葫芦销路更稳定,村民还能从事蔬菜包装、加工等工作,收入渠道更多了。”西娄子村种植户王日龙说。
据介绍,下一步,许孟镇将着力挖掘西葫芦文化,成立电商工作室,丰富西葫芦的销售渠道,持续擦亮“中国西葫芦第一乡”的名片。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李伟 通讯员 李绪业 费凡
|声明: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或农兜会员发布,农兜只作为信息发布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任何图片、内容、观点等内容版权问题,如对内容有歧义,可第一时间联系本站管理员发送邮件service@ainongdou.com,经核实后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