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产房防控大肠杆菌病的10大风险因素,个个都很重要!
大肠杆菌病是哺乳仔猪最易感染的疾病,同时,死亡率上升也给猪场带来重大损失。
病原体并不是造成大肠杆菌病临床表现的唯一原因,管理以及环境通常是诱发因素,不仅对临床症状有影响,也影响了疾病的严重程度及病程。
风险因素
1.猪群结构:由于抵抗力在后备母猪中转移的可能性比在多产母猪中的要低得多,后备母猪数量比产仔母猪数量多20%时,这种不平衡的猪群结构往往会加大患病风险。
2.妊娠期营养:
妊娠早期:(受孕至妊娠35-40天)受孕后前3天采食量的提高有助于肝排出孕激素(与胚胎的存活高度相关),而在这个时间之后,高采食量对胚胎存活不会产生影响。再者,这个时间段的采食量与会造成腹泻的大肠杆菌病也无关。
妊娠中期:目标是维持母猪体况,并提高一些次优母猪的体况。这个阶段应该给予特殊护理,饲喂过度会导致乳腺肥大。
妊娠后期:这个阶段存在一些争议:我们认为只有在母猪体况明显较差时,才需要提高采食量。如果过度喂食,我们认为会造成乳腺肥大。
3.环境因素:需要注意维持两种温度。
产房温度需要根据季节控制在22-24℃。贼风会诱发腹泻,因此应该避免。
分娩后第一周应该把温度控制在36-38℃。在分娩时添加纸或紫外线灯泡,可以降低腹泻发生率。
4.免疫接种:需要给后备母猪及母猪接种大肠杆菌疫苗。疫苗接种程序必须与猪场中的感染压力以及迹象一致。
5.初乳摄入量:目前有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是,母猪的产仔数多于其功能性乳头的数量,因此,需要实行有效的初乳摄入方案,不只是为了形成最初的免疫系统,也是为了满足仔猪出生后前期的能量需求。
6.仔猪转移方案:分娩批次应当像密封舱一样保持。如果需要作出一些变动,建议转移母猪,引入寄养母猪,而不是转移仔猪。因此,可根据猪场的繁殖力以及欠发育仔猪数,在产房中留出空间以便引入断奶母猪作为寄养母猪。
7.在母猪进入产房时检查母猪体况:体况较差的母猪有可能使所分娩的仔猪产生腹泻疾病。
8.产房清洁、消毒方案:
清洗所有的有机物,排空并清洗深坑。
通过低压喷射洗涤剂提高洗涤的有效性。
对产房进行消毒、除虫,对料槽及饮水器进行功能及清洁检测。
在母猪进入之前,需要保持产房完全干燥。
9.员工培训:对于猪场的每一个角落,都需要给员工提供相应的培训。通过给生产过程中涉及的所有员工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可以为他们开展工作提供基本的了解。
10.水质:水是最重要的营养物质,并且,在产房中,水的微生物及化学成分对于预防疾病十分重要。因此,在生产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适当地对水进行处理,并保证水的供应量。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