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粮比已回升,收储却仍在持续,猪市这回真的“稳”了?几个判断

原创出品,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很多人就预期今年一季度猪周期将触底,在二三季度就会迎来反弹。

而从今年的猪市走势来看,一季度,尤其是春节后市场消费落到了低谷,猪价便随即下滑,一直降到了“5字头”上,猪市一片哀嚎。

当猪粮比价跌破5:1时,猪价进入到了过度下跌的一级预警区间,于是触发了中央收储。随着中央收储的连续启动,在第四次收储后,猪价开始出现了反弹。

于是,猪价在短短半个月里迅速从“5字头”回涨到了“7字头”,五一节后,又继续上涨到了“8字头”。这时候猪粮比价也退出了过度下跌的一级预警区间,回升到了二级预警区间上。

一般来说,二级预警时将视情况而定是否启动收储,但这次仍启动了本年度的第七轮收储,令市场意外的同时,市场情绪也大振。

截至5月17日,根据发改委监测,5月9日-13日当周,全国平均猪粮比价为5.31:1,已连续3周以上处于过度下跌的二级预警区间。而发改委表示,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开展中央收储工作,促进猪价回归合理区间。

这一消息更加使市场振奋,那么是否意味着,在这轮连续收储下,猪市这回真的“稳”了呢?有几个判断:1、猪价虽已回升,但成本压力将一直持续

如果按往年的趋势,当猪价连续回暖时,且猪粮比价也明显回升,这时候连续收储的概率并不高。但是今年我们都知道,猪市的压力除了产能高企以外,另一个就是养殖成本大增。

随着玉米、小麦、豆粕等价格走高,饲料价格频频提价,虽然近期有所回落,但是与往年相比,仍然高出不少。在这种情况下,即便猪价涨至“7字头”“8字头”,大部分养殖户仍然处于亏损状态。

而且从当前粮价走势来看,小麦作为口粮大概率退出替代,而进口玉米以及谷物等价格已与国内价格倒挂,这使得玉米价格仍有上涨趋势,而这无疑对养殖成本来说又是压力,并且预计这种压力将一直持续。2、产能虽然回归正常保有量,但集中补栏和二次育肥的增长或形成远期压力

今年猪市最大的一个好消息是能繁母猪的产能回归到了正常保有量区间,这是长期以来猪市一直期盼的一件事,也是预判猪周期将迎来“拐点”的一大指标之一。

但是我们也注意到,随着猪价的快速回升,市场对后续猪市的看涨心理转浓,于是集中补栏以及二次育肥有明显增长,从而也带动仔猪价格快速回升,从近期来看尚不构成什么风险,但从远期来看,将为下半年猪价的上涨带来隐患。3、收储或会持续到三季度

也正是由于种植成本上涨,推升了粮价,使得养殖成本也水涨船高,加重了猪市的压力。

另一方面,二季度又是猪肉消费的淡季,因此在这种压力下,猪价想维持在成本线附近的波动将有难度,这或许也是收储连续启动的用意所在。而到三四季度,天气转凉,尤其从去年的行情来看,猪价反弹正是从十一前后开始的,尤其四季度灌肠等需求开启,消费提振,有利于猪价上涨。4、是否意味着连续收储后,猪市这回真的“稳”了?

那么,鉴于上述诸多因素支撑,猪市是否真的企稳反弹了呢?对此,新农观有两个判断:

一是在连续收储以及市场情绪的影响下,猪价再大跌的几率已变小。此时的猪价涨跌更多的动因集中在下游的市场消费上,即消费回暖时,才是猪市供需周期全面恢复时。

二是猪价有望在四季度升至成本线以上,但是再上涨的空间有限。这是基于总体猪市供需来看的,诸多因素推动着猪价上涨,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为猪价“托底”,而生猪产能仍然不低,再加上大企业的逆势扩张策略,猪价回暖虽有望,但幅度也有限。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新农观”,一起了解新时代下三农的新发展。

|声明: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或农兜会员发布,农兜只作为信息发布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任何图片、内容、观点等内容版权问题,如对内容有歧义,可第一时间联系本站管理员发送邮件service@ainongdou.com,经核实后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