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大品种之巴山肉牛系列报道⑦—巴中肉牛育肥场“旗舰”启航

鼎山育肥场“高大上”

总投资5亿元,占地面积512亩,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

建设内容主要包含草料储存加工区、牛舍、生态有机肥加工厂以及16万平方米的光伏发电系统等

还将引入集质量溯源、智慧养殖、融资增信功能于一体的“牛联网”智能化数字平台

打造“巴山牛”金字招牌

鼎山育肥场将选择安格斯、巴山牛(空山黄牛)作为主要育肥品种,让巴中肉牛在较高的起点上、用“巴山牛”这一中高端品牌形象打入国内市场

6月30日上午,总投资5亿元、年存栏肉牛1.7万头的巴州鼎山1.7万头肉牛标准化育肥场项目开工。作为我市巴山肉牛全产业链建设一期工程,这是巴中从全产业链布局落地的首个重大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标准化肉牛育肥场,对发展巴中肉牛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场地的标准化、设备的自动化、过程的智能化,能养牛、可生产有机肥实现种养循环利用,还能光伏发电、实现“牧光互补”……这个现代化、标准化的肉牛养殖场,也让巴中人第一次近距离接触现代畜牧业、现代农业的科技魅力,堪称我市肉牛产业的行业“旗舰”。

01场地标准化 建巴中肉牛育肥场“样板”

巴州鼎山1.7万头肉牛标准化育肥场项目(下简称“鼎山育肥场”)位于巴州区鼎山镇首市村,距巴城40余公里。市产业发展集团董事长代昌军介绍,鼎山育肥场项目总投资5亿元,占地面积512亩,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建设内容主要包含办公生活区、草料储存加工区、生产车辆停放维修区、牛舍、生产物品存放区、生态有机肥加工厂以及16万平方米的光伏发电系统,同时还将引入集质量溯源、智慧养殖、融资增信功能于一体的“牛联网”智能化数字平台。

该项目由市产业发展集团投资、北大荒建设投资集团承建、华牧巴山牛现代农牧科技(巴中)有限公司运营。预计建设工期一年,力争今年内投入使用。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存栏肉牛1.7万头,出栏肉牛3万头,年生产有机肥10万吨,年生产清洁电能3600万度,综合年产值达7.8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00个,带动家庭农场2000户以上,间接解决4000人就业问题。

为何要建设鼎山育肥场?

从巴中打造全国肉牛产业强市、全产业链的角度,对该项目进行详细分析,就能了解该项目对巴中的重要意义。

要实现到2026年全市年存出栏巴山肉牛50万头、全面建成全国山区肉牛产业发展示范区的目标,强化育肥环节、做大规模总量无疑是最基础、最重要的环节。要做大巴中肉牛产业,大力发展标准化、现代化养殖势在必行。一直以来,全市的肉牛养殖户不太重视标准化建设,圈舍建设凭感觉,全市牛舍的标准化率不足30%。从标准化角度看,鼎山育肥场无疑具有“样板”作用。

“肉牛全产业链涉及种源、养殖、牧草、加工、科技、品牌等链条,仅仅在养殖的育肥环节,就涉及自动饲喂、环境控制、疫病防控、废弃物处理等技术要求,还面临成本控制、圈舍、设备、资金等投入的要求。”市产业发展集团总经理王代文介绍,当前全市有各类规模养殖场600余家,但是1000头以上规模的养殖场寥寥无几,大型规模化养殖场的缺乏,在巴中发展肉牛产业过程中,难以起到龙头带动效应。

根据行业测算,随着规模增加,单头肉牛的成本将明显降低,5000头以上规模养殖具有最佳的综合效益。除了规模,还必须有完备的配套设施才能显著提升附加值。该项目为何落户巴州区鼎山镇?是巴州区大力发展肉牛产业的结果,也是鼎山具有良好养殖基础的选择。鼎山育肥场集肉牛育肥、有机肥加工于一体,加上市产业发展集团的饲草种植基地、屠宰场,从而形成了饲草种植、肉牛饲养、屠宰加工、有机肥制造、土壤改良、绿色种植的价值链闭环发展、生态链良性循环的过程。这样一个育肥场才能称得上符合现代畜牧业的标准场,才能对巴中发展肉牛产业起到助推和示范作用。 02运营品牌化 科技赋能巴中肉牛高品质

鼎山育肥场建成后,在育肥肉牛的品种选择上将走中高端品牌化路线,其中又有什么玄机?

据了解,当前巴中肉牛养殖的主要品种是以西门塔尔为代表的中低端肉牛品种,鼎山育肥场将选择安格斯、巴山牛(空山黄牛)作为主要育肥品种,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作用,让巴中肉牛在较高的起点上、用“巴山牛”这一中高端品牌形象打入国内市场,打造“巴山牛”金字招牌,提高“巴中产、巴中造”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品牌的含金量源自于产品的高品质,进入全国市场的巴中牛肉品质,除了肉牛品种外,养殖环节的技术含量,也能影响牛肉的最终品质。”王代文说,作为巴中发展肉牛产业的龙头企业,市产业发展集团坚持走品牌化、全产业链、融入乡村振兴三大战略。在品牌化方面,就是要选择高端、中高端肉牛品种,提升养殖环节的技术水平,养出高品质的肉牛。

据了解,在全世界范围内,肉牛主要分为欧系和亚系。以欧系的西门塔尔为例,因其肉、奶兼用,体型大生长快,受到国内养殖户欢迎,但属于中低端肉牛品种;安格斯牛则属于中高端品种,但因其中小体型,在国内养殖量较少;亚系的肉牛品种中,韩国的韩牛和日本的和牛均属于高端肉牛品种。国内虽然约有9个肉牛品种,但在世界肉牛产业中占比很少,没有真正的世界级中高端品牌肉牛。

近日,经市产业发展集团投资改造后,位于通江县火炬镇的标准化屠宰加工基地开始试营业,这也是我市加强肉牛产业链条中屠宰加工环节的尝试。结果表明,对肉牛进行精加工大有可为,发展高品质的肉牛品种前景广阔。

在国际市场上,对牛肉的等级划分有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不同标准,网络常见的M6、M9是按照澳大利亚标准划分的,日本最好的和牛分为A1到A5等级。A5等级的日本和牛以其典型的雪花状成为世界顶级牛肉的代表。“我们对安格斯进行连续多日的小量屠宰精分割后,产出了A级品质的牛肉,安格斯能达到A2、A3等级。根据对纤维和肌间脂肪量分析,预计巴山牛(空山黄牛)能达到惊人的A4、A5等级。”王代文说,按照市场的反馈,在A等级上每提高一个等级,一头牛可以多卖三四千元,一头达到A3以上等级的肉牛多卖上万元很正常。目前,我市大量养殖的西门塔尔,其牛肉难以进入A等级,所以要提高牛肉品质、增加产品附加值,首先要选择中高端肉牛品种。

选择现有成熟的中高端肉牛品种,是巴中肉牛产业起步阶段最稳妥的选择。随后,经过选育、改良的巴山牛(空山黄牛)逐步进入育肥环节,再经过标准化养殖程序,特别是在育肥环节引入“牛联网”智能化数字平台,通过技术赋能让肉牛快速育肥后投放市场,充当“拳头”和“品牌塑造”的角色。

据了解,建成后的鼎山育肥场具备年存栏1.7万头的规模。在前期通过购买架子牛后精细化喂养,可以达到1年出栏两次、年出栏3万头的能力,形成巴中肉牛在中高端市场上“破冰”、中低端市场集群突围的良好局面。 03引入新理念 “牧光互补”等新模式大量应用

肉牛养殖场也能发电?开工仪式现场,鼎山育肥场的这一配套项目让众多前来观摩的养殖户惊讶不已。其实,这只是我市发展肉牛产业中引入的诸多新理念中的一个。

作为世界最大的光伏生产国,我国在光伏发电领域应用广泛。据业内人士介绍,单独修建光伏发电厂,在用地和审批等环节有着十分严格而复杂的程序,与其他产业配套发展、形成互补成为时下流行而先进的方式。比如“牧光互补”,即在光照允许的地区,充分利用养殖场地的空闲空间安装光伏设备,更能增加产业综合附加值,起到“1+1>2”的作用。

按照我市发展肉牛产业中推行的“龙头企业+”养殖模式,鼎山育肥场建成后将在全市肉牛产业中首次应用“联合育肥”模式。该模式以育肥园区为基础,将园区划分为若干大小不一的单元吸引养殖户进入,华牧巴山牛现代农牧科技(巴中)有限公司提供统一的设施、设备、种源、饲草、技术支持、销售、融资担保等,一举化解育肥环节中资金需求量大、养殖门槛高、融资担保困难、技术不足等难题,让千家万户一同发力、一同从我市发展肉牛产业中受益。

依托配套推出的“售母收犊”模式,让广大农户充分利用空闲劳动力、秸秆、荒坡等开展繁育母牛养殖,既为育肥场提供了牛源,又使农户增收。 新闻延伸

我市下足“牛”功夫 成效明显

6月30日,记者从市肉制品产业链长制办公室了解到,今年来,我市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实施“2+1”种养业优势大品种计划,充分发挥全域肉牛基地县区位优势,在“牛”环境、“牛”链条、“牛”机制上下功夫,全力推动肉牛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聚力优化“牛”环境方面,市、县(区)分别成立肉制品产业链长制工作专班,推进以巴山肉牛为重点的现代畜牧业发展。市、县(区)合力出台支持肉牛发展的政策措施,市财政连续五年每年安排500万元财政资金,县(区)配套6000余万元资金重点支持肉牛产业发展关键环节,并在提升动物疫病防控能力、配置养殖现代装备、搭建产业追溯平台、保障产业发展用地、加强组织领导等方面给予倾斜。金融部门推行“政银担”,推广“川牛贷”,开发“鑫牛贷”,累计发放贷款2.5亿元支持450余户大中小养殖场户发展肉牛养殖,国有企业主动参与巴山肉牛全产业链发展。全市储备肉牛全产业链项目85个,投资额73亿元。在5月10日举行的巴中市肉制品产业招商推介会上,签约项目19个,投资额29亿元。

在着力延伸“牛”链条方面,全力申报“空山牛”新资源,支持通江县划定“空山牛”保护区、建设“空山牛”保种场,支持市产业发展集团实施巴山肉牛育繁推一体化项目,夯实巴山肉牛种源基础。规划建设全国第一个集集散交易、生产加工、农事服务、产业展示、科研创新、信息服务六大功能于一体的中国南方现代饲草料集散交易中心,统筹加大牧草种植力度,不断补齐草业短板。建设集种源、生产、加工、配送于一体的“牛链网”大数据平台;实施“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战略,实行“有机+绿色”品牌路线,通江县火炬镇肉牛屠宰场开始试运行,支持四川大巴山牛牧业集团做大肉牛交易中心,建设“巴山牛”餐饮连锁体验店。

在探索“牛”机制方面,试点“托管代养”机制,探索“母牛分户饲养、犊牛集中育肥”模式,推动龙头企业和农户形成稳定的产业联合体,带动农户养殖肉牛,盘活村集体闲置资产。坚持种养循环、绿色发展,将牛粪、秸秆等废弃物转化为资源,变废为宝、再次利用,提升牛产业综合价值。在全市20个肉牛养殖重点乡镇开展玉米、大豆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试点,力争通过试点率先形成山区可复制、可推广的秸秆饲料化利用模式。筹建巴山肉牛研究所、中国南方饲草料研究所,大力引进畜牧兽医等优秀人才,推动巴山肉牛全产业链发展,努力走出一条种养循环、绿色发展的山区现代农业新路子。

【来源:巴中日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声明: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或农兜会员发布,农兜只作为信息发布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任何图片、内容、观点等内容版权问题,如对内容有歧义,可第一时间联系本站管理员发送邮件service@ainongdou.com,经核实后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