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30天忌吃猪肉宜做这3件事尤其是这类人

转瞬之间,秋末冬初,天气越来越冷,阳气内敛与体内,天气一冷,很多人都发现,自己很容易饿,总是想吃东西。而且每逢换季,身体总是容易小问题不断,感冒咳嗽,拉肚子,喷嚏不断都是这段时间容易遇到的。

俗话说,听人劝,吃饱饭,我们就参照古代先人们的养生理念,看看在未来这30天里,有什么禁忌,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防患于未然,避免身体许多问题。

其中古代最出名的养生笔录,就是养生大家孙思邈的《孙真人摄养论》,我们挑拣出未来一个月需要注意的事项,提前做好准备。

未来30天,勿食生椒,猪肉

原文是这样写的,“勿食生椒,损人血脉。勿食生薤,以增痰水。勿食熊、猪肉、莼菜,衰人颜色。”

其中最容易吃的也就是生椒,猪肉一类,这些我们在未来一个月最好不要碰,生椒就是辣椒,很容易损伤血脉,吃猪肉容易让人面色衰败,也就是有碍气血。

生薤,莼菜这些吃的人都比较少,也就是小蒜,野韭等等,容易让人生痰湿,这些也不要吃哦,莼菜是因为性凉,吃了容易损伤脾胃。

其实别的倒也好说,但是猪肉怕是很多人都忍不住,猪肉在五行中属于水,按理来说,对肾好,日常吃吃无碍,但是未来一个月,我们的肾水比较旺,如果吃了很多猪肉,会让身体中的水犯懒,湿浊就会重起来,痰湿越来越多,阻碍气血,人看上去就容易感觉枯槁。

若是体质平和,适当吃些无碍,但若是痰湿本就重,湿气本就旺的朋友,别碰猪肉,想吃也得先把身体中的湿浊垃圾给清掉,不然全堆在身体中,会感觉自己每天想扛了袋面粉一样,又重又累。

身体湿浊重,痰湿多的朋友,平时可以吃上一些理气化痰,祛湿的食材,像是薏米,陈皮,茯苓,芡实,白扁豆这些都十分不错,天然又健康,而且都是平价常见的食材,日常煮粥煮饭都能吃。

像是薏米,陈皮,芡实这些我们比较熟悉,吃的也多,白扁豆很多人不知道,它属于温性的食材,健脾化湿,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有对其的记载:“硬壳白扁豆,其子充实,白而微黄,其气腥香,其性温平,得乎中和,脾之谷也。入太阴气分,通利三焦,能化清降浊。”

像是薏米虽然祛湿能力强,但是吃薏米要搭配一些温性的食材,它性凉,单用容易生寒,不适合脾胃虚弱或是生理期的女性食用,但是百变都不一样,祛湿同时不伤脾胃。

白扁豆平时可以炒着吃,当零食,每天差不多15克,或者煮汤煮粥喝,比如把白扁豆和铁棍山药一起煮粥,白扁豆30克,铁棍山药30克,大米100克,红枣适量。

白扁豆洗干净需要提前浸泡大半天,比较硬。之后用大火烧开转小火煮半小时,再加入切好的山药块,大米和红枣,大火煮沸转小火煮熟就可以了,建议不加糖,糖多了也容易滋腻生湿气,觉得没味道,搭配点小咸菜也行。

煮粥麻烦,我们也可以直接煮一壶陈皮薏米水,薏米性寒,所以要和温性的陈皮搭配在一起,薏米祛湿化浊,陈皮化痰理气,是一对不错的搭档。

薏米需要提前炒熟,这样能减少寒性,把炒好的薏米20克,陈皮3克,放在一起煮水就可以了,简单方便。

若是还觉得麻烦,或者味道不好喝,也可以备上两盒这种开袋即食的小糕点,不光味道好,带有丝丝清甜,而且里面用的食材都是一些健脾祛湿,化痰理气的,不是那种普通的点心哦。

配料有薏米,茯苓,白扁豆,山药,莲子,麦芽,芡实,山楂,红枣等,和糯米粉一起制成糕点,连调味用的都是养胃的麦芽糖,以及低脂的亚麻籽油,这样吃着才不容易滋腻。

薏米,白扁豆祛湿化浊,陈皮化痰理气,像是茯苓也是健脾祛湿的,把水湿通过小便排出,麦芽是健脾行气的,莲子醒脾,芡实健脾止泻,山楂散瘀行气,而且味道酸酸甜甜,还能调和口感。

这些健脾养胃,祛湿化浊的食材,按照比例搭配组合,进行破壁打粉,营养一点都不落下,而且粉质细腻,吃起来口感才好,糯米粉制作,糕点QQ糯糯的,口感也不错,麦芽糖不像白糖,吃起来清甜不腻。

低温烘焙的制作工艺,做出来的糕点营养得以保留,这才是目的,低脂低糖,每一颗都是独立的包装,开袋即食,一小块糕点,相当于我们同时吃下去十几种营养食材,浓缩才是精华。【自营】美丰道茯渭糕 软糯香甜 药食同源 210g/盒(7g*30块)¥76精选购买

一天可以吃上1~2块,这样也不用费尽心思想着搭配食材,煮粥煲汤了,节约时间,提高生活幸福感,还能拥有好身体。

未来30天,宜减辛苦,以养肾脏

《孙真人摄养论》中原文是这样写的:“十月心、肺气弱,肾气强盛。宜减辛苦,以养肾脏。”

未来的30天正是秋冬交替时,我们心肺都比较弱,肾气会越来越强,想必很多朋友已经有所体会,动不动就感觉胸闷气短,心慌上不来气儿,咱们家里有老人的,提醒老人们多注意心脑血管方面问题。

而此时最强的当属肾气,所以饮食上就少吃一些辛辣的食物,辛辣食物吃起来容易出汗,虽然我们感觉秋冬吃点辣的暖身体,但是出汗过后,会让我们身体中的气血耗散,这是不提倡的哦,秋冬应以收敛,闭藏为主,让气血阳气潜藏在体内才是关键。

趁着此时的肾气旺,我们也应多多养护,像此时就是养护肾精肾气的好时机,别错过。

分享一些护肾气,养肾精的小方法,需要的朋友自取哦。

1.敲打操:盘坐在沙发或者床上,双手攥成拳头,左右手前后甩动,敲打我们肚脐和后腰的位置。每天敲打两次就可以,早起一次,晚上睡觉前一次,每次5~10分钟,力度不用太大,自己觉得舒服为宜。

2.还阳卧:睡觉前还可以做一做还阳卧,躺在床上,双手放在肚脐的位置,双脚脚心相对,双脚尽量往身体靠拢。

3.盐炒核桃:50克的核桃仁,50克的食盐,把食盐先放进锅里炒5分钟,炒热后倒进核桃仁一起炒,炒到核桃微微变焦即可,炒好以后趁热把核桃仁吃下,不吃盐只吃核桃。

如果觉得这个会比较咸,吃着太齁,也可以吃一吃这个醋泡黑豆。

4.醋泡黑豆:把黑豆洗干净,放到锅里用中火干炒,炒到能闻到一股豆香味,而且出现噼里啪啦,黑豆爆皮的声音后,转小火再炒5分钟。之后放到容器里,晾凉。

把黑豆放进一个有盖子的容器,倒入没过黑豆的食醋(香醋,米醋,老陈醋都行,但要天然酿造无勾兑的醋),怕太酸就放点蜂蜜或是冰糖进去一起腌制,注意倒六分满即可,黑豆吸满醋汁是会膨胀的。

泡好放到冰箱冷藏3~7天就可以吃了,每天吃上五六颗足矣,坚持食用,早晚都可以吃。

黑豆对肾很好,它长得就像肾,而且又是黑色,黑色属水通肾,所以黑豆又叫“肾之谷”,尤其是滋养肾精,像是上面一些动作都是增肾气,醋泡黑豆则是滋肾精。

如果担心自己泡出来的黑豆过酸,也可以常常这款经过精心搭配的醋泡黑豆,配料不光是黑豆和老陈醋,还有金银花,甘草,桑葚,枸杞,再用蜂蜜和陈醋浸泡,口感更丰富,营养也十分不错,还能吃出一丝甘甜味。

关键是泡过的黑豆非常软,绵软的那种,感觉用舌头一抿就能化,所以中老年人吃起来也不费劲儿。

这款醋泡黑豆,用的是封丘的绿芯黑豆,营养更高,陈醋用的山西老陈醋,口感醇厚,酸味十足,能够很好地增鲜和融味,蜂蜜特地选用荆条蜂蜜,甜而不腻,气味芬芳。

吃起来口感层次更为丰富,泡出来的黑豆酸中带着甘甜和独特的清香,非常可口,闻着也是甜香。醋泡黑豆健脾胃传承古法工艺 230g*2瓶¥69.9精选购买

醋本身就有抑菌的作用,密封消毒后,不添加任何防腐剂,咱们吃到的就是原汁原味的醋泡黑豆。

未来30天,宜敛藏气血,不外散

在《孙真人摄养论》中还有一条,“无伤筋骨,勿泄皮肤。勿妄针灸,以其血涩,津液不行。”

很多人都容易觉得身体虚,乏累,这时候就不要让身体过度透支,外散气血精气了,像是汗液能不出就不出,出汗多了就容易虚,汗为心之液,都是气血所化,所以我们才主张秋冬不要过度运动,不要大汗淋漓。同时也别熬夜,熬夜也是外散气血的方式,用眼过度,动脑太多,对阴血的消耗都大,不光是老年人,年轻人更要注意。

秋冬出汗少,总想睡觉,也正是身体在保护我们,如果很容易出汗,感觉乏累的朋友,可以多吃一些酸味的食物,酸性是收敛的,相当于把身体的精气给固住,不外散。

像是覆盆子,葡萄,酸枣乃至酸枣仁,都是十分不错的。民间有俗语,叫不吃枣子,专吃仁,说的就是酸枣仁。这也是孙思邈在书中提及过的,酸枣仁味道甘酸,宁心安神,敛汗。

酸枣仁不是寻常所吃那种红枣果仁,而是一种野外多刺灌木的枣仁,这种枣子果实很小,又酸,所以叫酸枣。酸枣甜中带酸,酸枣树则浑身带刺,有助于行气开结。果仁的作用一般正好和果肉相反,酸枣肉主通,酸枣仁便主补,帮我们把人体外散的气血给收回来。

酸枣仁一般都用来煮粥或是煮水,但是我们发现这种枣仁很难煮烂,一般都是喝汤喝粥,枣仁剩下了,这无疑是营养的浪费,所以一般我更愿意把酸枣仁炒熟之后打粉用,这样再添加在粥里,就能一起吃下肚,不浪费。

或是备上一罐这种用酸枣仁熬制出来的膏方,营养更好,更易吸收,而且开盖即食很方便,口感也不错,关键没有添加剂,没有防腐剂,这样吃着才安心。

用的是酸枣仁,桑葚,茯苓,桂圆,莲子,蜂蜜和冰糖熬制而成,酸枣仁,桂圆都是安养心神的,桑葚养阴血,茯苓健脾祛,很适合平时虚劳不安的朋友,而且经过熬制,这些食材也变得更为平和,不伤脾胃,不寒不燥。

小火慢熬,又经过过滤收膏,这个膏方晶莹无杂,很细腻浓稠,滴水成珠,而且有了蜂蜜和冰糖,吃起来也是酸酸甜甜的,很清新,不滋腻,这种甜味是天然的,不是那种勾兑出来的,所以不会齁嗓子哦。

手工熬制,营养足,熬制膏方的都是有着十几年制作工艺的老师傅,对于火候的掌控炉火纯青,这样做出来的膏才正宗,都是浓缩的营养,十几斤的原料才能熬制出1斤的膏,可想而知这个浓缩程度。

酸枣仁膏直接挖一勺,用温水泡着喝就可以,水温不要太高,最好是睡前2小时饮用,挺方便的,能节约不少时间,也更容易坚持下去,很适合我们又想健康又懒得动手的人。酸枣仁膏 膏滋膏方 酸枣仁桑椹桂圆¥49.9精选购买

未来30天,宜休养生息

在古时,没有快节奏的生活,人们是很注重放松,劳逸结合的,像是书中所载:“此月一日,宜沐浴。四日、五日勿责罚,仙家大忌。是月十日忌远行,十三日宜拔白发,十五日宜斋戒,静念思真,必获福庆。二十日,切忌远行。”

总体看来,也正是无动怒,无责罚,修身养性,这也与秋冬收敛相吻合,秋冬阴气重,外界阳气不足,很多人心情会比较糟糕,想事情也极端,这时候就需要自我放松再搭配上清淡的饮食,让身体和内心都静一静,多做一些让自己高兴,开心的事情。

正所谓心平可愈三千疾,心静可通万事理。咱们心不容易静下来的朋友,可以每天抽点时间出来练习打坐,宁心静气,很管用。而且老幼皆宜,养身又养气血。

静坐的方法源自我国文坛巨匠郭沫若老先生,郭老在幼年时曾有过一场重病,青年时又患过伤害,导致两耳失聪,但是郭老却享年87岁,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静坐”。

静坐的姿势一般有三种,双膝盘坐、单膝盘坐、下盘膝姿势。前两个如果筋骨软可以试试,像是中老年人可以直接用下盘膝姿势。

下盘膝:两小腿向下面盘,不过两膝盖都落了空,更容易歪斜,应随时注意调整坐姿。

如果中老年人盘腿不容易坐,也可以平坐,两脚底平放地面,腿与脚掌,要保持九十度直角。两手放在两大腿上部,掌心向下,自然地放平。

以上就是未来三天的一些宜忌,我们可以参考哦。

|声明: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或农兜会员发布,农兜只作为信息发布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任何图片、内容、观点等内容版权问题,如对内容有歧义,可第一时间联系本站管理员发送邮件service@ainongdou.com,经核实后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评论 0